“哦哦,你好,你好……”
东月诚一一与过来与自己攀谈的人握手,一套礼仪做完,东月诚再转头。
那老人不见了。
第二十八章 让我好找
东区,夜校。
东月诚安排的夜校定址是在东区一间已经没什么人的老旧工厂,因为夜校这才刚刚办起来,今天不上课,只记录过来报名的学生。
可能是怕贫民窟的人不愿意来上课,这夜校的报名处还送出报名福利,即只要带上身份证报名,就可以得到一篮子价格绝对不超过十块钱的廉价水果。
这或许廉价的东西,但在贫民窟这地方也算是足够让一些朝不保夕的人过来签名报道了。
姐姐就带着自己妹妹早早的在夜校外排了队,家里有着壮年工人的姐姐其实不是很在意那两份水果,但姐姐很在意入校之后每隔一段时间的奖学金和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
东夏联众国的教育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免费培养你到高中毕业,你都不一定会三位数内的加减法的公立学校,一种是需要高额资金才能去学习的私立学校。
并不能说公立学校差,因为公立学校奉行的是快乐教育,即所有成绩不会公布,你就算一加一都不懂也可以顺利毕业。在学校要求极低的情况下,自然也造出了一批到了高中都不会三位数加减法的弱智。
而私立学校奉行的是严格教育,每个学生严格把关,成绩不合格不允许毕业,甚至到了高中毕业以后,只有私立学校才有资格写推荐信,推荐自家的学生免试去读大学。
姐姐听过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说过,自己国家的教育被垄断了。
国家将教育做成了一门生意,至于这会不会影响到人民,民主社会嘛,自由市场嘛,政府不能去干扰市场的自我运行,教育产业的资本化也是注定的。
而一旦教育行业被资本化,那肯定是会越来越逐利的。
简单来说,东夏联众国的所有知识都要钱,那些能生钱,甚至能够改变阶级的知识,那就需要更多的钱了。
这夜校能够免费的传授知识,等于白送贫民窟的贫民们钱了。
姐姐排了半个小时的队伍到了报到桌前,拿出自己与妹妹的户口本签了名,报道,在领着两篮水果篮后,两姐妹在自家父亲的保护下回家。
贫民窟这地方可不敢走小道,一家三口尽都挑人多灯亮的地方走,这次走过了两条街,在一片还算干净的路上,一家三口看到了一个坐在路灯椅子下的老人,这老人身上收拾的干净,面上戴着一副墨镜,手上拿着一杆二胡,嘴里正唱着。
“繁花满目开,锦被空闲在。劣性冤家误得我忒毒害。我前生少欠他今世里相思债。废寝忘餐,倚定门儿待,房栊静悄如何捱?”
这老人明明一副看尽风霜的模样,但嘴里长出来的曲子婉转娇吟,如少女怀春时候的心思旖旎,透着活泛的暧昧。
这曲子贫民窟的人爱听,有几个有闲钱的贫民就拿出几个子儿丢在了这老人面前,还调戏道。
“这曲子不错。”
“再来几首,爷爱听。”
老人面上一喜,继续唱。
“博山铜,细袅香风,两道纱笼,烛影摇红。翠袖殷勤,来捧玉钟。半露春葱,唱好是会受用。文章钜公,绮罗丛……”
这老人也不知道哪学的伪音,这次唱曲的声音娇蛮可爱,边上听曲的姐姐都觉得比她妹妹的声音都好听。
边上的父亲听的乐了,从怀里拿出一个硬币,丢到了老人的面前。老人突然停下了唱曲,就抬头看着,哦不,面对着父亲。
“这位先生,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老人声音再变,这次是一位衰老无力,与其形象相符的声音。
父亲好奇道。
“你问。”
老人扶了扶他的墨镜。
“你,幸福吗?哦不,你最近幸运吗?”
父亲哈哈大笑。
“幸运,太幸运了。”
不但自己的病好了,现在还成了一个公司的员工,自己女儿都能免费去学知识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位在贫民窟里消磨了太久的父亲从未对未来有如此希望。
老人慢悠悠的点着下巴。
“是吗,很幸运吗?”
父亲再拿出了个子儿丢到了老人面前,老人感激的低头行礼,父亲摇摇手,带着自家两女儿离开了这老人。
老人拉了几次二胡,嘴里唱道。
“我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世道,要换个风骚。”
顿了顿,瞎眼老人嗤笑。
“哪只瑞兽,让我好找……”
第二十九章 人类禁区
朱雀学院,三号宿舍502号房。
周衍按时的从自己床上起来,撸了撸身边睡着的苏小婉后,下床,刷牙,刷牙刷到一半,厕所玻璃就咚咚咚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