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2 / 2)

向女装大佬低头 4625 字 2023-03-12

江娴不在说话,默默跟在后面,垂下眼帘,视线停在自己被牵着的手上,被那同样白皙纤细的小手牢牢的攥在掌心,看起来完完全全全像是两个女孩子的手。

走下了两层楼,渐渐能听得见人声,两三个同样搂着一沓试卷的老师路过,就像平时一样目光在江娴的身上稍作停留。

却对于牵着江娴的这位容貌与气质更加出众的“少女”置若罔闻,只是视线顺带的掠过,甚至还不如见到其他普通学生的表现。

这时候,高二233班的班主任柳秋白迎面走来,看上去只是想要走回办公室而已。

“是江娴啊,你怎么会在这里?”柳秋白停下脚步打量了眼同样停下的这位自己最出色的学生,而后才顺带看了眼牵着江娴的那人。

看上去没什么印象?

似乎是很漂亮的样子。

是校外的么。

其实柳秋白也只是随口一问,她可没指望江娴会回答这么麻烦的问题。

“老师好。”江娴礼节性的喊了一声。

想到这位问题天才少女正是那位现在正逐渐变得大有问题的少年的同桌,柳秋白又问了一句:“你有看到林夕吗?刚才我在班里都没见到他。”

像是这种没那么多规范的小考试,当天考完当天老师可能就已经把试卷给改完,因此前一天考完的语文和数学的成绩早就已经出来了。

虽然柳秋白对于林夕之前说过的话,也就只是当成玩笑来看待。

并不是说柳秋白看不起林夕,相反她还很看好这名很聪明的学生,但一个之前考年级第189名的学生——即便算上高一林夕的最好成绩也不过是年级第75名——突然说自己要考进年级前三。

这听上去合理吗?

这太不合理了!

从年级第75名到年级第3名,可比从年级第189名到年级75名难得多了。

即便是在普遍成绩比较优秀的华市一中,能够考进一号考场的学生,与其他所谓的优秀学生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而同样在一号考场的学生,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情况,每次考试每个学生的座位号基本都非常稳定,上下浮动很少超过十名。

能够考入年级前十的学生,可是需要在这种难度普遍偏高的考试下拿到700分以上的高分。

至于江娴?这种能够考到几乎750的满分的学生已经算是论外了。

即便是柳秋白觉得林夕说的再怎么不合理,她还是对林夕这次的考试成绩多加了一份关注。

一方面有点担心这位学生搞些奇怪的事情成绩会下滑,另一方面既然姑且也算是定下了一个约定,怎么着她也得上点心吧。

数学?

150分。

在国庆前林夕倒也考过一次数学150分,莫非这个孩子最近在数学这门科目上苦下了一番功夫?不管怎么说柳秋白心里还是欣慰较多些。

语文?

142分。

这……有点厉害过头了吧?

为了更有效的区分学生的水平,对于语文一些主观题的打分上,华市一中的老师一向都是很严格的。

这也是导致江娴从未考到过满分的罪魁祸首。

按理来说柳秋白是不应该质疑同僚的打分情况,但她还是仔仔细细的自己又看了一遍试卷,然而却发现改卷老师不仅没有放宽标准,反倒是扣分扣的比较严格。

大概所有的语文老师在改卷的时候都有种“你拿到高分算我输”的心理吧。

林夕的数学和语文总计才扣了8分,这也就意味着理综和英语只要不再扣超过42分林夕就差不多能冲击年级前十。

今上午理综考完,还在午休的时间,有些坐不住的柳秋白特意去问了下改五号考场理综试卷的那位老师。

“29号座位的林夕是吧?啧啧,你这学生有点厉害啊,理综竟然考了297分,这怕不是要直接窜上年级前十啊。恭喜恭喜,柳老师。”

改卷的老师赞不绝口,这次的理综试卷并不简单,全年级能考到290分的都没几个,何况这成绩还是由一个原本在五号考场的学生考出来的。

这让柳秋白又是欣喜又是有些纠结。

看来必须得再找林夕好好谈一谈。

也因此,柳秋白遇见这位林夕的同桌后,便随口问了这么一句。

江娴侧过脸看了看还牵着她手的林曦,见对方只是对她眨了眨那双迷人的眼睛,然后又对柳秋白微微的摇了摇头。

“没有。”

作者留言:

PS:你们这些间贴真的好污啊!把我这么个纯洁的孩子都给带坏了!

第九十五章 狗粮?不存在的(4K)

意料之中。

如果这时候江娴说她知道林夕在哪,柳秋白反倒会觉得奇怪。

找不到就找不到吧,反正要谈话也不急于一时,等到最后一门英语的成绩出来,再来看看这位有点古怪的学生到底能够给她带来多少惊喜。

柳秋白向江娴点头示意,然后朝江娴后面的办公室的方向走去,在擦身而过之际,眼角的余光不经意的掠过牵着江娴的那人。

总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可到底又是哪里不太对劲呢?

心中生出一丝古怪的感觉,而在走过之后,柳秋白却又完全忘了这茬。

今天晚饭吃点什么好呢?

此刻她心中在想着。

“一个小小的障眼法而已。”面对江娴投来的夹杂着一丝好奇的目光,林曦望着那清澈透亮的眸子解释说。

关于如何在不经意间对人类施展暗示,从而使对方下意识忽略自身的存在,这种他做起来就如同呼吸般简单的事情要向正常人解释实在是太麻烦了,即便这个人是江娴。

“哦。”

江娴淡淡的回应,似乎有一点微不可查的失落。

这时候才刚考完持续两小时的英语,按华市一中正常的作息时间,离食堂晚饭的点还差一些,不过这段时间却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们在教室里自习。

有些人选择在教室里待上一会,或是一个人专心看看书,或是和同学们聊聊天吹吹牛,有的还会相互对下答案,顺便再偶尔发出“哎呀这道题我又错了”之类的抱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