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可谓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狗”。
与之相比,猫咪被人类驯化的历史却要短得多。
直到耶稣诞生的公元前后,全世界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人类,都要么根本没见过猫,要么只见过野猫,却不知道猫还能饲养起来当宠物。
然而,猫的驯化和传播,虽然远比狗要晚得多,但再接下来的发展,却是后劲十足,很快就在全世界各个国度、民族和宗教之中,赢得了与汪星人并驾齐驱的头等宠物地位。
到了现代社会,喵星人更是借着“萌文化”的潮流,使得猫耳、猫项圈、猫铃铛和猫尾巴成为了“萌”的具现化象征,从而在全世界各国不断攻城略地,繁衍壮大,让无数猫奴铲屎官们沉迷于吸猫、撸猫而不能自拔,最终一举实现了对狗的反超:关于这一点,其中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目前,整个地球上大约生活着五亿条狗,同时却生活着六亿只猫!
——在竞争生存空间和博取人类欢心的比赛之中,至少被人类驯化了一万五千年的狗,却被跟人类同居了最多四千年的猫给强势赶超,后来居上……真是不知叫人该说什么才好。
狗:汪汪!明明都是我先来的……被饲养也好,跟人类玩耍也好,还是卖萌也好,我都比你早了一万年!可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反倒是你更受欢迎啊汪?!
猫:呜喵!谁叫人家比你更萌呢?可爱就是正义啊喵!
——喵星人魅惑人心的超凡魔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虽然如今养猫、撸猫、吸猫已经在全世界蔚然成风,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喵星人在大多数地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来物种。最早把猫咪驯化为宠物的,乃是尼罗河畔的埃及人。
——修筑了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铲屎官和猫奴。
因为,他们是真的从思想和法律上,在把猫咪当成神明来膜拜……
PS:虎年喵节快乐!!!
喵星人的故事(中)
就像远古的早期智人在十万年前“走出非洲”,成为如今全世界各地所有人类的共同先祖一样。现代家猫也是从两千多年前走出非洲,然后一步步征服了全世界各地的猫奴们。
不过,虽然人类和家猫都起源于非洲,但野猫却是遍布在整个旧大陆,从苏格兰到南非,从西班牙到蒙古,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就都有各种野猫的身影。
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现代世界的人类,无论是生活在哪个大陆,有着什么样的肤色,或者属于哪一个民族,统统都是十万年前“走出非洲”的那一群智人游猎者的后代,但与此同时,在全世界各地也都有被现代智人淘汰了的古代猿人遗迹,比如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中国的“北京人”等等。
区别在于,其它的人类分支目前都已经灭绝了,而未驯化的野猫却依然到处蹦跶。
——根据生物学的分类,猫这种动物共有多达二十七个亚种,不同的猫咪亚种在体型大小、毛色和花纹方面各不相同。在干燥的地区,猫的皮毛往往比较苍白和色浅,斑纹也较模糊; 而来自湿润地区的猫,皮毛色泽往往较为偏向于黑暗,斑点或条带状颜色更深。
在农业革命开启,定居时代到来之前,猫与人类之间并不存在太多的交集。
当裹着兽皮的原始人走出山洞,扛着矛、牵着狗,在荒野间寻觅猎物与野果之时,行动敏捷的野猫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既不容易捕猎,又没有多少肉,而且肉很难吃的小动物。
而在那时候的野猫眼里,手持锋利石矛的人类,大约相当于是一群“惹不起的大家伙”,即使偶然相遇,也只会在第一时间火速躲开,绝不会喵喵叫着凑过去卖萌。
直到农业革命和定居文明的火种在中东萌发,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的初期,猫咪也没有进入第一批被驯化动物的列表,甚至没有人想到要驯化猫这种玩意儿。
——因为,对于生产力不发达的远古人类文明来说,驯化任何一种野生动物都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为此必然要获取一些好处,才有人愿意去尝试着做:比如说狗能帮人看家、捕猎;马和驴在交通运输上给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牛则帮人类犁田、耕地;羊可以供给人类肉、毛和奶……
更重要的是,狗(狼)、马、牛、羊等绝大多数驯化动物的祖先,原本都是群居性的,群体有明显阶级性,天然就有着服从首领命令的思维模式,而且也习惯于跟很多的同类生活在一起。
人类驯服它们,就相当于是取代了头狼(头羊等等)的地位,然后让它们按照原样继续聚居,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些群居动物早已对“摩肩接踵”的处境习以为常了,只要食物充足、有合适的地方可呆,它们就很容易适应狭小的空间。
换成是没有群居性的动物,如果人类想要驯化它们的话,光是怎么让它们安分地生活在一个畜栏里,而不是彼此斗个你死我活,就足以难倒古代的人类饲主们了。
比如说,直到今天,人类依然很难让一大群仓鼠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小笼子里。
可喵星人似乎并不怎么符合上述驯化标准:
猫的肉太少,又不好吃;猫也没什么劳动能力,而且并非群居动物,乃是独来独往的猎杀者,缺乏服从性……
更糟糕的是,它们的伙食要求太高,几乎只吃鱼和肉,同时对待人类十分傲娇——怎么看也不像是理想的驯化对象。
但是,另一种不请自来的小动物,却改变了猫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那就是老鼠。
——随着农业在中东地区最早兴起,人类最古老的农夫终于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于是逐渐放弃了迁徙和游猎,开始聚集成永久村落,并且修筑仓库、储存粮食。
然而,让这些史前人类始料未及的是,随着粮仓的出现,老鼠也跟着搬进来了!
相比于在野外辛苦地寻觅草籽,钻进人类的粮仓大吃特吃,对于老鼠们来说,显然是一种更加惬意和享受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人类最古老的村庄,很快变成了老鼠的天堂。
而刚刚转职成农夫的原始人类,则发现自己的生活被这些不请自来的恶客搅得一团糟:
房屋被老鼠凿洞,工具被老鼠啃坏,粮食被老鼠偷吃和污染,甚至连婴儿都在睡梦中被老鼠咬伤!
更别提老鼠还会传播瘟疫,“闹一次瘟,死一村人”的故事,在古代史上屡见不鲜。
除了老鼠之外,对于聚居的古代农夫来说,会潜入咬人的蛇,同样也是一大威胁。
幸好,就像人类粮仓里的大麦和小麦,对于饥肠辘辘的老鼠们有着致命诱惑力一样,聚集在人类村庄里的大批老鼠,对于同样饥肠辘辘的喵星人来说,也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于是,就在老鼠追着麦子和蔬菜钻进人类村庄的同时,猫咪也跟着老鼠主动来到了人类的身边,给正苦于鼠患的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在人类看来,这些猫咪体型很小,搞不出什么大破坏,也不会偷谷物,所以一开始对它们听之任之。
当人们发现喵星人会捕食蛇和鼠的时候,甚至纷纷主动亲近和投喂喵星人,也给了喵星人立足于人类社会的理由。
而且,喵星人富有欺骗性的可爱外表,也是让它们被人类接纳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仔细地观察和归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凡是婴儿时期的人类和哺乳动物,都有着这样几个比较普遍的共同特征:较大的头身比、又圆又大的眼睛、粗短的四肢,柔软的皮肤或绒毛……
以最精炼的文字描述一下,大约可以归纳为“短圆软暖”四个字。
千万年来的漫长进化历程,赋予了哺乳动物幼崽这些便于卖萌的特征,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母亲的爱护,以及在失去母亲之后获得其余雌性的哺育,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
然而,猫即使到了完全成年之后,也依然保有“短圆软暖”的外貌特征,再加上体型小巧,对人类不具备威胁性,反而有捕鼠的功劳,结果因此阴差阳错地讨得了人类的喜爱。
就这样,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进入农业文明的远古人类,开始抵御不了喵星人的诱惑,纷纷试着想要把猫抱回家,驯养起来。
就连远在东方的华夏先民们,也曾经尝试过驯化身边的野猫,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驯化成功,就被埃及人抢了先。
古代的埃及人之所以能够率先将猫驯化为宠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由于养狗可以帮助狩猎,而养猫只能用于捕鼠,因此人类要到进入农业社会,食物有了较多富余之后,才会产生出养猫的需求。
而中东的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全世界最早爆发农业革命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早开始驯化猫咪的地方,自然也会最早出成果;
第二、野猫是独来独往、警惕性很强的孤独猎手,对于它们来说,有着许多老鼠的人类村庄,不过只是一处食物丰富的狩猎场,而不是可以盖猫窝和生小猫的温暖家园。
所以,无论人类的村庄里有多少食物,远古时期那些性格孤僻的野猫们,还是更加倾向于在远离人烟的荒野里安家落户,而不太乐意成为人类的同居伙伴。
但是,埃及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除了一条尼罗河,就是荒凉死寂的大沙漠。
而尼罗河两岸又都是人烟稠密的乡村和城镇,几乎没有多少空旷的野地。
无论野猫的天性再怎么孤傲不羁,也没法在沙漠里安家,只能捏着鼻子在挤挤挨挨的尼罗河畔跟人类当邻居。
久而久之,埃及的猫咪也就习惯于跟人类朝夕相处,即使是再接下来更进一步、登堂入室,被人类豢养起来,对于这些看惯了人类的埃及猫儿们来说,也没有多少心理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