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1 / 2)

第141章、海军病假

在二十世纪前期,曾经有过一段名为“海军假日(Navy Holiday)”的历史。

那是指在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直到1936年条约被取消的十五年。

因为这份限制各国海军力量的条约被签署,造成各国海军大量裁军,大批舰艇被拆毁在船台上。

跟之前的一战和之后的二战相比,这段各国海军都消停下来的和平“假日”,显得尤为宝贵。

时隔近百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纪前期,地球上的各国海军,又获得了一次暂时消停的趴窝假日。

但这一次,海军迎来的却不再是休假,而是“病假”……

——当COVID-19病毒席卷全球之际,许多漂着海上的豪华邮轮,都变成了瘟疫肆虐的养蛊牢笼。

至于居住环境更加紧凑、卫生条件也比较凑合的海军舰艇,就更是滋生病毒的温床了。

于是,从欧洲到亚洲,再到美洲和非洲,数不清的海军舰艇变成了瘫在海面和港口的病号船。

尤其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美国海军,更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没挨一枪一弹,就已经被搞得半身不遂。

那些让整个世界胆战心惊、如临大敌的航母战斗群,面对COVID-19病毒却毫无抵抗力,相继扑街。

——在“科罗娜”疫情全面爆发之前,美国海军刚好在西太平洋部署了三个航母战斗群,用来跟东亚假想敌的双航母编队进行对峙。

结果,这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没有遭遇敌人的导弹和轰炸,却被病毒打得一败涂地。

可怕的COVID-19病毒,首先在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出现,因为高层军官的错误处置和麻痹大意,又迅速扩散到其它舰艇,最后在整个太平洋舰队迅速蔓延……

无奈的太平洋舰队,只好把几个航母战斗群陆续后撤休整,从本土调拨人手来顶替病患。

但前方海军的疫情却丝毫没有减缓,反倒愈演愈烈,最终搞到了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

截止到六月下旬,美国太平洋舰队确诊感染COVID-19病毒的病患数量已高达四万五千多人,其中五千多人病死,两万多人在康复后留下后遗症,无法继续服役,整个舰队的运作濒临瘫痪。

而作为最早被COVID-19病毒攻陷的大型远洋舰艇,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的命运更是尤为凄惨。

三月初,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奉命前出南中国海,抵达越南访问,在此期间出现了病毒感染。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COVID-19病毒仿佛野火燎原一般,在舰内飞速扩散,并且波及到其它舰艇。

而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的指挥官克罗泽舰长,和航母上的军医,都对此束手无策。

——因为,首先,为了提高战争中的生存率,美国航母和其它军舰甲板以下的舰体,基本没有舷窗,甲板以下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在战争中的抗沉能力是上去了,但通风条件却非常不理想。

其次,大型军舰内部的空气循环交流,主要是通过舰上的中央空调系统来完成。如果某个舱室中有人感染COVID-19病毒,那么很快就会沿着通风系统,在全部的舱室内流通传染。

再次,除非是少数有单独舱室的军官,海军的水手大都是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通舱,在有限空间内集聚大批士兵和士官,其中很多人使用开放共享的床位。许多人必须共用工作空间,共享同一个卫生设施,频繁接触的机会很多。健康人与感染人员或公共物件持续、反复、密切接触的风险也很高。

第四,船上的餐厅也处于人员密集、人头攒动的环境中。这种几乎是人与人挨着的近距离人体接触、再加上四面八方的飞沫传播,导致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

最后,现代海军的船医主要是保障海上战伤及常见病的医治救援,并不擅长传染病的隔离与救治。

结果,到了三月下旬,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已经有2500名船员感染,包括航母飞行指挥官在内的多名士官和军官病死,最严重的时候一天举行了二十五次海葬,搞得全船上下人心惶惶。

但不做人事的五角大楼,依旧坚持勒令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继续在西太平洋进行军事对抗部署。

直到四月初,上面才总算勉强松口,同意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撤回关岛休整。

然而,此时关岛也已成为瘟疫肆虐之岛,军用和民用医院尽皆爆满,无法安排航母的病号下船治疗。

导致已经病号满船的西奥多·罗斯福号,在泊位上趴了三天也没人来管,仿佛是被世界遗忘了。

自己也感染了病毒的克罗泽舰长,只好绝望地到处发求救信,把消息捅出来,爆料给了新闻媒体,总算是引起了国内的关注。但作为代价,揭开黑幕的克罗泽舰长本人引发了五角大楼的震怒,被火速革职。

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还火上添油,亲自飞到关岛,当着数千舰员的面,怒批克罗泽舰长泄露疫情的行为,这更是引发了大批航母水兵,尤其是那些卧床病号的愤慨。

然后,下一任从本土空降过来的舰长,仅仅在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上待了不到七十二小时,同样成了COVID-19病毒的感染感染者,随后又在关岛的医院里抢救无效死亡。再下一任的舰长从美国本土出发之后,更是在飞跃太平洋的旅程之中遇到空难,飞机失事坠海,尸骨无存,还没上船就殉职在了赴任途中。

而被革职的克罗泽舰长也没能战胜病魔,勉强挣扎了半个月之后,在四月下旬死于关岛医院。

除此之外,飞到关岛骂人的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也感染了COVID-19病毒,刚回本土就进了医院,并且因为他年老体衰的缘故,很快病逝于华盛顿,比被他怒斥的克罗泽舰长,还要先走一步。

至此,四月还没结束,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就已经克死了三个舰长和一个海军部长。

另一边,在事情闹大之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终于硬着头皮开始处理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的疫情问题,让关岛上的基地士兵临时改建一批隔离设施,准备用来容纳这艘航母和其它舰艇上的海军官兵。

但因为床位和医护均不足的缘故,司令部只允许航母上的军官、士官和飞行员撤到岸上疗养休整。

与此同时,司令部却要求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的3000名水兵,继续在航母上坚守岗位——全然不顾这些水兵已经大半感染病毒,其中数百人还是重症患者,继续待在通风不良的舰内就是等死!

对此,舰队司令部自然也有它的道理:核动力航母不是普通舰艇,尤其是核反应堆,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人监管,所以一些要害设施的有关人员,实在不能随意撤离,必须留在航母上继续工作。

反正关岛这边的医院和隔离设施也爆满了,好不容易协调出来的床位和住处,只够满足军官和士官们的需要,普通水手上了岸也没有地方给他们安排治疗,所以还是让全体水兵继续在船上挺着吧。

但这种“救官不救兵”的做法,有多么让人寒心,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得到消息的第二天,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剩下的3000名士兵,就开始了集体罢工,纷纷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强行请假,拒绝执行命令,让失去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航母,一时间面临瘫痪。

对此勃然震怒的五角大楼,立刻命令关岛方面派遣宪兵上舰镇压,经过一番短促的接舷战,终于以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罢工水兵们的投降,勉强结束了这场“叛舰喋血”的闹剧。

而更让这些罢工水兵感到绝望的是,即使他们都已经造反了,但最后还是得继续待在船上干活!

不过,船上的重症患者总算是可以抬出去了,同时被抬上岸的,还有被宪兵打得头破血流的伤员。

外加罢工行动的组织者,也被丢进了关岛的军事监狱,马马虎虎也算是实现他们逃离航母的愿望。

——尽管这会儿监狱里疫情肆虐的情况,已经比航母上还要更严重了。

接下来,因为在一个月内连续死了三名舰长和一个海军部长,水兵们还跟宪兵爆发了流血冲突,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顿时成了全球闻名的“瘟神舰”和“死亡之船”,海军上下避之唯恐不及。

最后,海军部只能破格提拔了一名非常政治正确的黑人同性恋女舰长,又从海军监狱和其它舰艇的旮旯里搜罗了一些菜鸟和临时工,再加上一部分之前造反过的“叛乱水手”,总算凑齐了2100人。

随即,五角大楼就命令这位黑人女舰长,指挥这条眼下水手缺编过半、军官90%请假,飞行员和地勤一个都没有的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起锚出港,开往日本东京湾的横须贺,以减轻关岛这边的供应压力。

——如今爆发瘟疫的舰艇,可不止是罗斯福号航母而已:由于遭瘟的时候,三个航母战斗群都在西太平洋巡航,结果出事之后,大批舰艇撤退到关岛靠岸,让这个小岛早已不堪重负,什么都短缺。

媒体甚至将此时的关岛比作二战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可惜美军却扮演了当年日军的挨饿角色。

就这样,6月2日,在政治正确的黑人同性恋女舰长的指挥下,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从关岛启航了。

但是,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的这趟航程,由于全船水手大半是菜鸟的缘故,从一开始就灾难不断——刚刚出港就掀翻了一艘关岛基地的小型拖船,随后爆发了一次火灾,接下来更是莫名其妙地全船停电。

再接下来,天晓得船上的问题儿童怎么一通骚操作,停电的问题没修好,反倒把核反应堆给搞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