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2 / 2)

如今我已经是被房东赶出门外,不得不睡在车子里了,每天醒来都觉得脖子疼……”

“……嘿,我的运气更坏,连车子都没得睡——下车找个地方洗了个澡,回来一看车就没了!

如今只能在公司里安家打地铺了,有时候还得在外面露宿……幸亏近几个月没下雨……”

——当真是满口荒唐言,一抹辛酸泪,让人听得不知道该如何吐槽才好。

虽然基本上都是在叫苦和歪楼,跟问话的内容跑题甚远,但却确实让秋山惠听得目瞪口呆。

“……哈?硅谷在闹裁员潮?如今美国不是到处都缺人么?新闻媒体上天天都在哀嚎闹劳工荒!”

听说这些程序员都快要面临被裁员了,秋山惠不禁愕然,“……怎么硅谷反倒要搞大裁员?”

“……嗨呀,巫女小姐,如今美国闹的是劳工荒,不是码农荒!人才市场上缺少的是卡车司机和建筑工人,还有照顾病人的护士!不是我们这些程序员啊!我算是看透了,在如今的美国,我们就是最底层!”

一个证件上显示的年龄才二十八岁,但容貌明显未老先衰,看着倒有四十八岁的脱发油腻圆脸胖墩华人程序员,如此哭丧着脸说,“……各大高科技公司明显是打算放弃硅谷了,这会儿裁员起来都是整个部门整个部门的裁光啊!动不动就裁掉70%、80%的职员,哪怕做到了公司高管,也未必保得住职位!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跟着公司的新总部,搬迁到东边的佛罗里达州,但薪水也要大幅度往下调!

而我们工作的优步公司更是直接破产,连搬去佛罗里达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等着吃散伙饭了……”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从“科罗娜”疫情爆发开始,旧金山的硅谷高科技公司,除了允许员工居家上班、远程工作之外,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裁员和降薪,成批地取消项目和关闭部门,激起惨嚎声一片。

——仅仅在三四月间,硅谷就裁掉了足足十五万员工,同时有上百家科技公司破产倒闭。

等到灵气复苏的消息传来,整个加州包括旧金山都在闹鬼之后,高科技公司的裁员力度就更大了。基本已经是到了“阖家铲”的地步,动不动就砍光95%的旧员工,只带少数骨干心腹转移到佛罗里达州去。

而被丢在硅谷的数十万码农,则成了最绝望的一群人,前程尽毁,进退无路,阶层滑落已成定局!

很多来到硅谷打拼的外国人都自以为是精英,但实际上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不重要的道具和耗材。

——随着美国经济多年以来的脱实向虚,硅谷各大高科技公司在印度裔高管的带领下,也是越来越务虚不务实了,一心只想着靠PPT开启大忽悠模式来圈钱,把金融玩成花活,却不愿意钻研底层客户的需求。

一家家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办公室搞得奢华气派,高管们衣着光鲜靓丽,各种展会、研讨会充满科幻范儿,一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从五官体感上震慑人心,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玩概念玩得飞起。

可问题是,这些概念玩到最后,往往依然还只是概念——或者更惨,干脆从一开始就是圈钱的骗局。

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在玩概念的过程中,公司已经从金融市场上割到大批韭菜,赚得盆满钵翻了。

在硅谷公司整体转向务虚,美国社会整体日趋排斥华裔的大氛围下,那些被用来顶缸做实事的亚裔程序猿,就成了最失意的一群人——如今经济全球化,总公司这边要养什么码农啊?统统外包不就行了?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敲键盘的码农们,乍一看似乎很是高大上,其实技术含量很低,随便找个有点基础的人,培训上几个月,马马虎虎也就能上手了(会不会敲出“屎山”代码暂且不论)。

这些程序员怀揣着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扎克伯格的梦想,来到硅谷成为“硅漂”,在外界看来,他们应该享受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舒适的气候和体面的待遇,其实却是忍受着高昂的房租和超高强度的工作。

全靠一朝暴发,或者是至少在湾区拥有一座房子的梦想,才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现在,面对着裁员狂潮和整个硅谷的即将没落,他们的梦想已经完全破灭了,甚至连身体都垮了。

——在无孔不入的“科罗娜”瘟疫之中,硅谷死了很多很多的程序员,而活下来的痊愈者,也往往留下了后遗症,有些倒霉蛋因此染上了糖尿病,染上了慢性肝炎,更有人永远失去了男性的尊严。还有更多的康复病人从表面上看似乎恢复得挺好,但实际上基本做不了重活,稍微动一下就气喘吁吁。

就凭这样孱弱不堪的病体,显然是没办法再支撑他们继续为了梦想而燃烧的。

于是,他们彻底绝望了,只剩下满腔的怨念、愤怒和渴望,让他们在绝望中创造出了奇迹……

※※※※※※※※※※※※※※※※※※※※※※※

“……在让那些码农们说出真心话之后,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群外行人能够召唤来魅魔女王。

而网上那么多每天对着镜头跟粉丝侃侃而谈的神秘学网红,画了数不清的召唤阵,却一次也没成功。

说到底,超自然力量最终源于人心,也只能来自于人心,没有人类就没有魔法。

任何的神祗和妖魔,最初都来自于人类的精神和想象,精神力越强,则法术越强。”

询问过这些搞出大新闻的码农之后,秋山惠回到了医院,跟总算是稍稍恢复了一些气血的陈秋涵说道,“……你的那帮同胞们怂归怂,但内心里积压的怨念,都已经能赶上传说中的【去死去死团】了。

凭着如此狂热的欲念,如此庞大的负能量,还有什么妖魔鬼怪召唤不出来?”

第208章、穷鬼去死!

如今这年头,原本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赛博朋克社会,已经越来越跟现实世界靠拢。

或者说,现实中的人类文明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赛博朋克化了。

极少数的富豪权贵们极尽奢侈,90%以上的资源集中到一小撮人手中,与平民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

底层百姓则是被盘剥得家无隔宿之粮,各个欠了一屁股债,就连想要好好躺平当个米虫都没得当。

只能要么当流浪汉饿肚皮睡大街,要么进监狱蹲号子捡肥皂,要么一辈子为一个栖身之地鞠躬尽瘁。

所以,即使高度的城市化消灭了广大农村人口,美国的底层人民仍只能蜷缩在贫民窟的破屋里苟延残喘,生活水平永远卡在温饱线的上下。尽管身边到处都是最先进的科技,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幸福。

——就算是看起来画风很低下的“御宅族”,也是只有少数不想努力的人,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每一个成功的宅男后面,都有一对成功的父母——躺平也是要有条件的,没钱的话怎么躺平?

想要当御宅族,最起码的前提是有个“宅”——换成在中国,不掏空全家六个钱包,你连个蜗居都没有,如何宅得了?而在美国,缴不出房产税和物业费,就等着房子被没收,把你一脚踢到街上流浪去吧。

总之,以前的人们是在农场的窝棚里当农奴,如今改在高楼大厦间的破屋里当房奴、卡奴,仅此而已。

眼下的穷人,至少还能在睡觉时自由自在地做个好梦,以后等到脑后插管接口、人机交互技术成熟应用了,底层平民的生活估计就是白天上班&加班,晚上住两平米的棺材房、梦中花钱玩虚拟世界。

或者更惨,穷人们就连晚上睡觉也要在梦里打工,才能付得起高昂的房租……

而硅谷这些不善社交,缺乏异性缘的码农们,虽然绝不是生活最痛苦的,却往往是心中怨念最多的。

因为……没有期盼,就没有失望——反过来说,如果期盼越高,失败后的痛苦自然也越剧烈。

那些没有任何文化,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的饿殍饥民,或许会为难民营里一日三顿饱饭而感到满足。

但这些在硅谷当“硅漂”的华人码农们,可不是什么没见识的土鳖,而是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凡是有本事拿绿卡来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找到工作的华人码农,基本上小时候在家里都是自命不凡的天才,被众人夸奖的小镇做题家,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以及许多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众所周知,在中国,万事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考试成绩好的孩子,总是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笑脸和优待,也让他们更加自信,认为自己以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接下来,这些华人精英通过毕生努力来到硅谷,期待着这片充满梦想的土地上娶妻生子,安家乐业。

在成功进了高科技公司之后,听着那些成功者自我包装的发家故事,他们一个个更是精神抖擞,觉得自己未来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得是个中产阶级,有车有娇妻有一群孩子,还有一座大房子才行。

否则,若是在硅谷依旧只能住出租小公寓,当单身狗的话,岂不是这么多年的好成绩都白拿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