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 / 2)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全球化,让圣路易斯赖以维持繁荣的工业,又遭到了致命一击。

——最近的几十年中,就跟铁锈带的底特律一样,圣路易斯的工厂也纷纷倒闭或迁往海外。

狂飙的失业率,导致越来越多的白人去往他处谋生,而白人迁出后,贫穷的黑人就会以低廉的成本入主这些昔日豪宅,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经济环境与治安条件的恶化——这些被黑人“占领”的区域由于缺乏就业,缺乏税收维持治安,自然变得让人更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成为大众不愿涉足的“法外之地”。

时至今日,圣路易斯的人口已经只剩了一百年前的一半不到,治安崩溃得比巴格达和喀布尔还糟糕。

尤其是当“科罗娜”瘟疫爆发之后,虽然圣路易斯被灵气覆盖得比较晚,市区的灵气也不稳定,时有时无,所以并未出现丧尸乱跑的状况。但仅仅是治安的进一步恶化,就已经足够令人精神崩溃的了。

秋山惠乘坐的绿皮房车,在圣路易斯城南部行驶的时候,倒还没什么问题,尤其是森林公园的那片绿地,更是风景宜人,美不胜收。但在CBD中央商务区,就发现地面上垃圾多了起来,路边到处都是帐篷。

继续往北,进入黑人帮派盘踞的贫民窟,更是立马感觉道路都变得阴暗了起来——因为路灯不亮了。

就跟其它美国城市的贫民窟一样,到处都是混乱,肮脏,夹杂着垃圾腐烂和毒虫怼草的臭气。

高悬夜空的红月下,黑乎乎的街道上基本没什么人,顶多有几个路边搭帐篷露宿的流浪汉在翻垃圾桶。街区的所有楼房墙面和立交桥,全都遍布涂鸦,眼下才刚入夜,就没有了还敢营业的店铺——赛百味、麦当劳和小超市统统都关门了,因为就算在柜台安装了防弹玻璃,也挡不住那些拿雷管来零元购的劫匪。

人烟稀少的破败街区内,处处荒屋废园,万籁俱寂,偶尔听到一点动静,往往是惊叫和枪声。

虽然艺高人胆大的秋山惠,对此并不害怕,但她还是有点困惑:这黑灯瞎火的夜闯贫民区,是为了啥?

“……我在这里倒是没什么事情要办啦,但魅魔们需要招募新人。”

坐在另一辆房车上的疾病魔女艾比,在手机里跟秋山惠解释说道,“……从旧金山一路过来,她们已经把绝大部分的人手,留在了沿途各个城镇设立网点,开办优步魅魔店。所以越到后面,车上魅魔越少。

现在那辆车上已经只剩了三个魅魔,如果再不就地招人的话,接下来就没办法开分店了。”

“……哈?就算是想要招人当魅魔,也没必要专门跑到贫民窟里来吧?”秋山惠还是一头雾水。

“……嗨,除了贫民窟和医院重症监护室,想要找到愿意做魅魔的年轻姑娘,可没那么容易。”

艾比小姐叹息道,“……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此入魔不做人这种事情,毕竟还是很有心理压力的……”

PS:鉴于读者的诘问,再次解释一下小说最初几章中,女房东德洛丽丝在房顶晒衣服的原因。

确实,美国市民一般洗衣服都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很少挂起来晒。但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这些电器的。穷人大多是去洗衣房。而不是自己在家置办一台烘干机。

可是本书开头正是洛杉矶封城时期,洗衣房都关了,那么除了按老法子洗衣服晒衣服,还能怎么办?

第224章、 化学极乐

圣路易斯城的贫民窟,跟巴西和印度的贫民窟,以及香港的九龙城寨,画风是非常不同的。

在圣路易斯城的贫民窟,并没有那么多私搭乱建、叠床架屋、歪歪扭扭的破木棚和铁皮屋,或是只能看到头顶一线天,仿佛迷宫一样曲曲折折的逼仄小巷,以及宛如树藤般纠结在一起的凌空电线。

相反,圣路易斯的贫民窟很空旷,道路很开阔,大多数的建筑物若是只从远处看,也挺整齐的样子。

有人住的住宅区之间,往往相隔甚远,中间夹杂着大片大片的荒废楼宇和空荡荡的荒草地。

因为,在三四十年之前,这里还是白人富裕市民居住的上等街区和贸易繁荣的商务区。

其中的大多数建筑,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仍是基建狂魔那会儿盖起来的。当时正值美国最鼎盛的黄金时代,中部地区又不缺地皮,所以道路修得又宽又大,楼房结实坚固,广场也很开阔。

后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来袭,圣路易斯的工厂破产了,工作机会消失了,富裕的白人搬走了,贫穷的黑人搬了进来。但即便如此,这些街区也没有变得拥挤,反而变得人烟稀少了。

——全盛时期的圣路易斯城曾有86万人,而如今的圣路易斯城已经只剩了不到三十万人。

而这些年里,圣路易斯人口减少最剧烈的地方,就是这些曾经是白人社区的贫民窟。

雪上加霜的是,在今年的“科罗娜”疫情之中,这些贫民窟又是疫病泛滥的重灾区,死得满坑满谷。

既然死人死得那么多,剩下的活人自然就更少了,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圣路易斯贫民窟的人口密度。

所以,行驶在圣路易斯城的贫民窟里,随处可见空空荡荡的废弃楼房,草木疯长的荒废庭院,黑乎乎的无人鬼屋,时不时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响或绝望的哀嚎,以及汪汪的犬吠和报警器的尖锐鸣叫。

在那些还亮着电灯,有人居住的社区四周,往往拉了铁丝网,用铁皮、钢管和碎石堆砌成围墙。一些较高的五六层楼房的屋顶上,还加盖了简陋的碉楼,上面有枪手在制高点瞭望和守夜……

怎么说呢?很有一种辐射末世废土人类聚居点的感觉。

当然,除了地皮开阔之外,圣路易斯的这地方,跟美国其它城市的贫民窟并没有什么不同。

——路面一样坑坑洼洼,龟裂斑驳,坡连着坡,坑连着坑,硬是让车在城市里开出了越野的感觉。

人行道上一样的脏臭不堪,垃圾成堆,蚊蝇成群,老鼠乱窜,立交桥下满是纸板屋和破帐篷。

靠近街面的墙上同样画满了涂鸦。喷水池早已变成了漂着垃圾的臭水塘,楼房和别墅破旧得宛如废墟。

才刚天黑,所有商店就都关了门。为数不多的几盏还亮着的路灯下,总有几个举着写满needhe1p(需要帮助)、godb1essyou(上帝保佑你)纸板的乞丐和流浪汉,或是嗑嗨了的毒虫在跟丧尸似的蹒跚学步。

偶尔也有几个浓妆艳抹的黑皮站街女,一个个头上扎满小辫子,身上穿着绷紧且暴露的衣服,在路灯下一边抽烟一边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假如有人愿意付钱,她们立刻就能在路边上来一发。

其中有一两个黑妹的容貌很精致,但那种黑人喜欢的大屁股身材,实在不太对得上亚裔的口味。

还有一些全身上下都是纹身的黑人壮汉,不怀好意地盯着街上的车辆,仿佛随时打算拦车抢劫一般。

不过,那些故作深沉的倚着墙,每当有车或是行人停下来的时候,便一窝蜂上前去兜售晒干麻草制品和小袋药粉的小贩们,今晚倒是始终没有出现在秋山惠她们的视野之中。

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这些零卖麻药的小贩们已经改邪归正,而是因为……

他们遇到了根本无法抵抗的大规模倾销!

虽然坐落在城北的贫民窟,又是处于危机四伏的深夜,但圣路易斯城的“用药过量预防中心”(国营吸毒室)依旧热闹非凡,墙上装满了五光十色的彩灯,门前还飘扬着迎风招展的星条旗。

这座二层小楼的屋檐下,还涂鸦着巨大的毒药与疾病女神塔洛娜圣徽,在夜色中被投影灯特意打亮。

嗯,毕竟麻药也是毒药,所以把麻药贩子收编进塔洛娜教会,是绝对没问题的!

同理,国营“用药过量预防中心”兼职塔洛娜神殿,也是一件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

以此推论,在如今的美国,医生和毒枭也就成了同一位女神裙下的教友与同行。

——没有诸多“虔诚”的瘾君子奉献信仰,那些信奉塔洛娜的医生哪儿来的神力用于施展神术呢?

此时的“用药过量预防中心”门外,成百上千的瘾君子们济济一堂,大多数都是黑人,但也有很多白人、亚裔和拉丁裔。这些君子们一个个挥舞着几张浸透了汗水的脏兮兮的钞票,围在这座“用药过量预防中心”被钢化玻璃加固过的唯一售货窗口前,用两美元一根的价格购买特制针管。

然后,他们就会拿着刚买到的针管,到旁边的另一个窗口,凭针管领粉,兑水调配,自行注射。

如果一针下去不够爽的话,各位君子们还能凭着针管再领下一管的药粉。

“……卖针管,然后送药粉?而且还能续粉?这样的营销套路……哎,总觉得怪怪的。”

小巫女秋山惠看了一会儿,感觉有点思维凌乱,不知道该如何吐槽,“……这能赚到钱吗?”

“……当然赚不到钱了。但这原本就不是为了利润才搞的买卖,而是一种半卖半送的福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