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2 / 2)

事实上,这些在亚洲被视为餐桌美味的淡水鱼,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却是人见人恨的“水中老鼠”——因为“亚洲鲤鱼”在美洲缺乏天敌,它们在密西西比河水域的过度繁殖,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文生态,挤占了美国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让美国人很是头疼,乃至于深恶痛绝。

正如澳大利亚人曾经花费巨大精力跟兔子战斗一样,美国人也为了消灭“亚洲鲤鱼”而费尽力气。

结果却跟澳洲的兔子战争一样,最终都是人类输了。

等等,鲤鱼是淡水鱼对吧?

它们是怎么游过浩瀚的咸水海洋,跨越大半个地球跑到密西西比河里的?

嗯,这个么,就跟澳大利亚的兔子一样,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自作自受。

PS:日本发明了一种让社畜直立睡觉的午睡盒子,西方人看着像棺材,东方人看着像站笼。

以后真的一平米能睡四个人了。

不知道赛博朋克有没有这方面的设想?人挤人的未来世界?梯子代替楼梯,爬行管道代替走廊,所有人都仿佛一辈子住在老式潜艇里?

呃,不过更早的工业革命时代,英国资本家真的曾经让工人学小龙女,睡在一根绳子上。

第226章、鱼米之乡竟是全美最穷?

原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美国人铺张浪费的传统,导致沿岸农田施肥过多,肥水渗透进河流,进而引起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各种水生植物与藻类大泛滥,甚至影响到航运。

就跟曾经在江苏太湖闹过很多次的“赤潮”一样。

如果再早几年发生这种事情,估计做事简单粗暴的美国佬,就要往河水里灌除草剂了。

但此时指责DDT农药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已经问世,并一炮走红,让滥用农药成了千夫所指之举。

所以,不敢再用化学药物的美国人,就在那些藻类增殖太厉害的池塘引入了“亚洲鲤鱼”,让这些绿色无污染的“天然池塘清洁员”啃食水草和藻类,起初倒是收效甚好,很快有效遏制了水质的恶化。

可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接下来没过多久,密西西比河发了几次洪水,让这些“亚洲鲤鱼”流出养殖池塘,进入河道,到处扩散……于是,就跟奔跑在澳洲大草原上的兔兔们一样,因为美洲缺乏它们的天敌,这些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的“亚洲鲤鱼”很快打败了鲱鱼和黑鲈等美洲鱼,成了当地的水霸王,

——这些“亚洲鲤鱼”们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吃且善吃,只需要张开嘴不停地游动就能源源不断地将水中的藻类、水草以及昆虫等食物吃进肚子。而当时已经严重富营养化的密西西比河中,最不缺的就是泛滥生长的各类浮游生物,于是,这些外国鱼们瞬间将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出来。

结果这些“亚洲鲤鱼”很快就越吃越胖,越长越大——在中国,它们大多长到三斤就该上餐桌了;但在美国,它们体型最大的可生长到一米多长,五十多公斤重,比很多小个子的人还重(比秋山惠重)!

更要命的是,一条成年雌性鲤鱼年产卵量高达100万枚,其中70%~80%的卵会顺利孵化。

如此能吃又能生,自然闹得其它的北美土生鱼类,都没有生存空间了!

到了二十世纪末。在密西西比河的很多支流,“亚洲鲤鱼”已经占到了鱼类种群的80%以上!

按理来说,看到河里冒出那么多肥胖如猪的超级大鲤鱼,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抓起来吃掉。

——从鲤鱼焙面、干烧鲤鱼、葱油鲤鱼、剁椒鱼头到水煮鱼片,都是能馋哭隔壁小孩的传统中华名菜。

但欧美人被那些没啥刺的海鱼养刁了嘴,所以吃鱼并不会吐刺,自然对多刺的“亚洲鲤鱼”兴趣缺缺。

即使抓到了一米长的超级大个儿“亚洲鲤鱼”,美国人也只是拍个照炫耀,然后又扔回水中。

还有美国公司突发奇想,试图把鱼运到中国来卖,但跨越半个地球的运费实在太夸张,把这些鱼从密西西比河运到天津港,居然要卖十美元一公斤(2010年的价格)……结果根本卖不掉,只得就此罢休。

想想也是,有谁会买四十块一斤(当时汇率)而且据说还有可能重金属超标的冷冻鲤鱼来吃啊?

哪怕这鲤鱼每条有一百多斤重也不行!(现在是没有献祥瑞的需要了,否则百斤鲤鱼的噱头还不错。)

你们水产公司有这样厉害的越洋运力,为什么不倒腾点鳕鱼和帝王蟹之类的紧俏海产回来卖呢?

这下可好,“亚洲鲤鱼”没有天敌又没人肯吃,卖到中国又运费太贵,密西西比河当真闹起了鱼灾。

不仅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甚至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

——众所周知,“亚洲鲤鱼”可以跃出水面,近乎“飞行”很长一段距离。而且它们对发动机的声音和船桨的搅动格外敏感,很容易暴躁起来,在水面跳来跳去,形成“鲤鱼跃龙门”的壮观景色。

如果是在亚洲常见的那种一两斤重的小鲤鱼,就算有人被鱼尾巴抽到,也不痛不痒。

但换成是密西西比河里这些一米长,五十公斤重的奇行种鲤鱼尾巴,那就真不是跟你闹着玩的……呃,怎么说呢,被拍到骨折都已经是小事了,运气不好是当真会出人命的——有人在密西西比河划船时被鲤鱼尾巴“一巴掌”拍得鼻梁骨折,从此破相;有人被成群的“亚洲鲤鱼”直接拍出水上摩托,溺水淹死。

或许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都会跌进同一个坑,就跟澳洲人不得不与兔子开战一样,美国人也不得不跟“亚洲鲤鱼”开战——为了防止“亚洲鲤鱼”扩散,他们建电网、下毒药、组织猎杀,甚至花费180亿美元修建巨型“拦鱼”坝,可都没能阻挡亚洲鲤鱼在美国远征四方,北上五大湖,南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在流经首府小石城的密西西比河支流阿肯色河岸边,秋山惠就看到了一场“猎鱼大赛”的壮观场面。

只见一条条小船和摩托艇,在浑浊的河面上来回穿梭,一个个膀大腰圆的白皮“猎鱼人”站在船头,拿着弓箭、标枪、鱼叉等各式奇门兵器,威风凛凛地准备大开杀戒。

随着引擎的隆隆声,小船所过之处,无数鱼群被惊动,一时间扑腾着全都跃出水面,其中身长在一米以上的大鱼随处可见,有些鱼干脆不用人抓,就直接跳入了小船之中,可以说是真正的自投罗网。

——在中国,鱼是需要耐心钓的;在美国,鱼是自己会往船上跳的。

这成千上万条鱼儿在水面同时跳跃的场面,简直比海边国内网箱养鱼收获时的场面,更加让人震撼。

面对此情此景,车队里的别人都只是看了个新鲜,觉得很有趣罢了。

但作为根正苗红的中国吃货,马彤却很快就看得有些不对劲,乃至于眉头紧锁。

“……等等,你们美国人都管这些玩意儿叫鲤鱼?明明绝大部分都是胖头鱼啊!”

看了一会儿,她终于忍不住,对身旁的德洛丽丝小姐嘀咕说。而德洛丽丝则是眉毛一挑:

“……啊?是吗?但我们管它们都叫做亚洲鲤鱼。所以,还是请你入乡随俗吧……”

——嗯,入侵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所谓“亚洲鲤鱼”里面,实际上包含了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等很多品种,但因为生物分类学上把这些鱼都归入“鲤科”,所以就被美国人一律称为“亚洲鲤鱼”。

反正他们也分不清楚鲤鱼和鲫鱼有什么不同,只知道这都是多刺又难吃的淡水鱼而已。

尽管在阿肯色河的这些“亚洲鲤鱼”之中,其实胖头鱼占了绝大多数。

言归正传,虽然“猎人”们用弓箭和标枪射鱼的做法,感觉有点刻意炫酷,缺乏效率,怎奈美国的鲤鱼实在太多又太傻,他们还是在眨眼间就收获颇丰,然后得意洋洋地把一条条几十斤重的大鱼拖上岸,在公路边上排成一溜儿显摆,同时等着裁判过来称重,评选冠军……

“……真是一片不错的好地方啊,有米又有鱼,看着就像日本京都的琵琶湖,或者中国的江南水乡。”

看着路边堆着的鲤鱼、草鱼和鲢鱼,最小的也有十斤上下,再看着四周纵横交错的河流沟渠,星罗棋布的湿地池塘,成片连绵的水稻田和茂密青翠的森林,秋山惠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旷神怡。

尽管密西西比河的鲤鱼(鲢鱼)普遍土腥味太重,不管往锅里加多少酱油和香料下去都未必压得住。

但就算人下不得嘴,至少也可以把这些鱼做成罐头猫粮,或者直接切成生鱼片,拿去喂猫嘛!

如今养猫驱鬼已经成了美国西部日常生活的家庭刚需,猫粮需求随之大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