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部分的策论,五道14题,回答的字数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字。
不过,每一个字,都说到了老皇帝的心坎上!
或许对于大臣们来说,这份答卷不切实际,
可是对于皇帝来说,答卷上的内容,恰恰很符合帝王的雄心壮志!
依法治国!海上霸权!商业帝国!
犯我者,虽远必诛!
“此人一腔热血,你们怎能如此打压!”
老皇帝有些鸣不平,说道:
“若我大明的官员,都像他这般鸿鹄之志,必能一同四海!
朕觉得,可以让此人中举!”
听到皇帝的意见,主考官立马惶恐说道:
“是老臣考虑不周,让此人中举,列为经魁!”
在成绩评定中,
第一名叫做解元,
第二名为亚元,
第三、四、五名,为经魁。
老皇帝点了点头,拆开了答卷上的封条,看到了考生姓名:
周元!
揉了揉眼睛,老皇帝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他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个周元,是何许人也?”
“原来这份答卷是他写的!”几名考官都是小声议论起来。
“回陛下,周元是院试的第一名,受到开封府尹的举荐,在嵩阳书院就读。”
一名考官对周元很了解,说道:
“此子乃是嵩山有名的神童,十二岁便博览群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他寄宿在少林寺中,喜欢在少林寺藏经阁参悟武学。”
老皇帝听到这,心中一喜,但是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的对考官们说道:
“我觉得此人,可以评为第一名解元,你们觉得呢?”
“什么?这……”
考官们都惊呆了。
都在揣摩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臣也觉得,此子有鸿鹄之志,乃是经世之才,评定为解元,理所应当!”
一名考官打破僵局,主动拍起了马屁。
“陛下,臣也觉得可以。”
一下子,所有考官,全部赞同。
毕竟是皇帝亲自发话,只要考官们不傻,都不会违逆。
“那就定下来了,周元为第一名解元。”
老皇帝不露声色,说道:
“李梅为第二名亚元。”
“至于三四五名的经魁,你们再选一选吧。”
“朕有些倦了。”
说罢,老皇帝离开了贡院,回到行宫休息。
贡院里的考官们,都是有些懵逼,议论了起来。
“你们说,陛下为什么要让周元当第一名解元?”
“这谁能知道,圣心难测啊!也许周元的策论,深得陛下喜欢。”
“我觉得有些蹊跷,你说周元会不会是陛下在民间的私生子?”
“亲娘嘞!你不要胡说八道!嫌自己命短是不是?”
“都住口!继续阅卷,我们做臣子的,听从陛下的旨意便可。”
主考官扫视了一眼众人,没有人敢再议论。
而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