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皇子,才有这个资格。
而周元作为一个异姓王,可以说是大明朝头一回,让百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陛下英明。”王道森第一个表示赞同。
“陛下,这不可啊!”丞相站出来表示反对,说道:“实在有违礼法,这一步迈的太大了!”
“陛下,臣也反对。”一名将军站出来说道:“北凉郡王的身份,已经是荣耀至极,若是再封王,恐怕难以服众……”
文武百官,也都是拉帮结派的。
尤其是背地里会支持某位皇子,所以看到周元被封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般只有皇子才会被封王,
这些官员都是人精,怎么会看不出来,老皇帝和周元的关系,只怕没有简单。
而周皇后十几年前,遗失皇子的事情,一些官员也都是知道的。
所以很容易联想到,周元有可能就是周皇后流落在民间的孩子。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不少朝臣,都是反对周元封王。
但是,也有人支持周元。
“陛下,这北凉王实至名归。”东厂督主曹正淳奏报说道:
“臣要说一件事,东瀛之所以会臣服我大明,便是因为曾经有一名白衣书生,横扫整个东瀛武林,甚至闯入皇宫之中,大杀四方,
经过臣百般调查,终于弄清楚,那位白衣书生,正是北凉王!”
其实,曹正淳已经查出真相几个月了。
但是迟迟没有奏报,便是为了等待这个时机,
他倒不是为了袒护周元,
而且曹正淳和周元并没有交情,
他之所以出面,那是因为曹正淳早就已经被太子收买了。
所以,他才会在这个当口,说出周元的功绩。
这件事说出来,
群臣一阵惊骇,老皇帝也有些震撼。
没想到周元竟然有这种实力,而且这还是半年前发生的事情。
“好!周元为我大明征服东瀛,为何不能封为北凉王?你们还有何异议!”老皇帝质问群臣。
大臣们都是沉默了,确实无话可说。
开疆拓土,确实是很大的功劳。
“陛下,自从东瀛归顺后,沿海的倭寇也都全部销声匿迹,不再骚扰,这都是多亏了北凉王震慑东瀛。”神侯朱无视,也是顺水推舟说道。
朝中三大重要人物。
锦衣卫指挥使王道森,东厂督主曹正淳,皇帝的亲弟弟神侯朱无视,都是支持封周元为北凉王。
这下子,没有人再敢反对。
“陛下圣明。”群臣中不知是谁带了个头,喊了起来。
“众爱卿可还有事奏报,若是没有,便退朝吧。”老皇帝迫不及待,想要领着周元去后宫之中,见一见周皇后。
“恭喜北凉王。”
在退朝之后,不少大臣在离开之前,都是向周元道贺,混个脸熟。
官场之中,盘根错节,都喜欢拉关系。
甚至经常有联姻之事,便是为了互惠互利。
周元对此,根本不在乎。
因为他有绝对的实力。
当然,别人来道贺,周元也不会傲慢,点头笑了笑。
“小龙,我们好像被忽略了。”小虎忍不住有些吐槽。
因为两人本来是要加入御林军,进攻面圣的,
但是整个早朝议论的焦点,都在周元那里,
小龙和小虎,成了空气一般,没有人注意。
“好歹我们见识了一下金銮殿早朝,也不算白来一趟。”小龙说道。
原本他还因为青儿的事情,伤心无奈,
但是想要自己的理想,出将入相,心里又有了很大的动力,心情好了许多。
“你们两个可以去报道了,跟着那个御林军的士兵走,他会带你们去军营训练的。”王道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