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从来都是用来约束下位者的。
无论哪里,都是地位越高,约束就越小。
像是帝释天,就不会对着世界龙的人形外貌指手画脚。
“不好了,冕下,须弥山好像突然不见了!”
此刻,帝释天只是一股脑的将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世界龙,想要从世界龙处寻求帮助。
然而,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来了。
“须弥山,它不就在那里吗?”
却见,就在这时候,世界萝突然一指帝释天的后背。
“什么?”
而其中的话语所蕴含的含义,则是让帝释天陡然瞪大了眼睛。
此刻,帝释天猛然转过头,就发现须弥山竟然就好好的屹立在原地,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般。
但是这怎么可能?
他帝释天虽然已经几万岁了,但还没有老糊涂。
退一步说,虽然最近下层的花街光顾的确实有些频繁,但帝释天也没有觉得自己虚到眼花的地步吧。
“好像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与此同时,不说帝释天那边究竟有多么怀疑人生,世界龙此刻却是敏锐的察觉到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于是,世界龙萝莉将目光放在了须弥山上。
恰好,就在此时,梅与佛祖的第二轮比试开始了,这次则轮到梅出题。
……………………………
……………………………
说起来,梅也确实对于佛祖的智慧挺感兴趣的。
虽然,之前似乎已经证实了梅的亿万智慧还要胜过箱庭佛祖虚假的无量智慧。
但不管怎么说,梅也觉得对方的智慧有不少闪光点。
因为与梅的智慧不同,箱庭佛祖的智慧,是一种隶属哲学宇宙的超凡智慧。
哲学(φιλοσοφ?α)按其希腊语词源是“追寻智慧”的意思。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又如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虽然在现代已经落后,但其也并非一无是处。】
却说,梅也开始思考哲学的发展历史。
总的来说,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再度缩小,但不管怎么说,直到现代,也依旧有着哲学的一席之地。
第四百一十三章 黄昏女神玛丽的
人类现代历史,认真来说所谓意识形态也是哲学的一种。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便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它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
但梅认为,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所谓唯物主义:即主张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官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
而唯心主义:则是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理念(法则)等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十分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个体意识第一性,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体意识第一性。
【人类历史,便是从唯心走向唯物,从不可知论走向可知论的世界!】
这里,梅的想法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要知道,可知论:便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由于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而不可知论:则恰恰相反,是人们认为世界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总的来说,梅不喜欢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很容易将人类引向歧途!】
话说,不是经常有这种事情出现吗,例如某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觉得自己这个时代已经走到了某个科学领域的极限。
例如牛顿的时代,在牛顿死后,便有人觉得经典物理学已经穷尽。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诚然,牛顿是个伟人!
但他的某些理论在后世也不是没有被推翻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时代总有人觉得自己的时代已经走到某某领域的尽头。
“可惜,我还是更加喜欢尼采的超人哲学!”
但现实是,哪怕是再伟大的存在,也会吸取他人的智慧。
梅便是如此,对于哲学,梅并没有什么小瞧的,甚至很久以前在千羽学院的时候,闲暇的时候梅也会读一下尼采的哲学。
“优秀的智慧值得学习。”
而此刻,在梅看来,箱庭佛祖便是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