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节(1 / 2)

“族长别让他们给看轻了。”

老谋深算的白靖西饶是如此,也想不到其他好办法,特别是还有世族其他小辈才旁边起哄,脸上全是促狭的笑容,一副迫切想要看到他出糗的模样。

白靖西还能有什么办法,瞪了那些小辈们一眼,他又不能像钱光济操练那群士兵对待他们,只好用眼神震慑。

然而小辈们却是天不怕地不怕,酒壮怂人胆,脸上满是看好戏的模样,弄得白靖西骑虎难下,最后只好抱起酒坛。

欢呼声越发浓烈。

朱高煜高坐在首位,熊熊篝火映照着他的脸庞,看着众人其乐融融,他也展露出来笑颜。

也不是没有人大着胆子灌他的酒,只不过想到朱高煜的年纪,众人还是放水了,更何况拥护朱高煜的人何其多,若是真有人,只怕还没靠近就被众人拦下来灌酒喝趴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朱高煜喝酒喝得最少,幽深的眸子里一片清明神色,夜色如墨,渐渐变得浓重起来,仿佛成为了他瞳孔里的缩影,然而百姓们的热闹却并不减少。

篝火熊熊燃烧,一直到天明,烟灰散烬,众人这才渐渐散场。

这样的热闹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便到了朱高煜要回归朝廷的时候。.

第242章

众人都有些不舍,一路将朱高煜送至了郊外,沿途有不少百姓加入,从先前只有数十人,渐渐演变成上百人,最后全城都来送行,排成了条长龙,可想而知朱高煜有多高的人气。

看着身后百姓们不舍的脸庞,朱高煜有些无奈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就在这里停下吧。”

“殿下这是自家的鸡蛋,我们没什么东西好送给你的,小小心意,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有个大娘忽然从队伍里走出来,大着胆子开口,只见她浑身上下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看起来还有些不合身,虽然如此,却是洗的发白,十分干净。

她面容苍老,手上满是厚茧,显然家境并不好,这一篮子的鸡蛋,可能是她最拿得出手,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大娘局促的搓了搓手,似乎是担心朱高煜嫌弃不肯接受,嗫嚅着开口道:“我家男人被倭寇残忍杀害,多亏殿下驱逐倭寇,为他报了仇。”

“拿来吧。”朱高煜亲自接过那一篮子鸡蛋,大娘如14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还在不停的点头哈腰,嘴里念叨着感谢的话语。

其他百姓面面相觑,顿时不再藏着掖着,有的人拿出了自己种的青菜,还有人拿出了养的无比肥美鸡鸭,总而言之东西也许并不值钱,但众人的那份心意却是赤诚可见。

“殿下这是我自己做的干粮酱菜,味道很好,你们可以在路上吃。”

“这是刚刚钓上的新鲜活鱼。”

“殿下......”

不过眨眼的功夫,朱高煜的亲卫身上便挂满了各种农家特色,原本威风凛凛的红缨盔甲瞬间淹没于各色青菜中,乍看还以为是会移动的树。

他们左手还拎着鸡鸭,右手提着鸡蛋,身上哪里还有御前侍卫的气势,一根鹅黄色的羽毛从头顶缓缓飘落,不知道是从哪只鸡身上掉落的。

这副打扮说是去赶集都有人相信,朱高煜顿时哭笑不得,“谢谢各位乡亲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哪怕再不舍的梁王殿下,百姓们还是停下了脚步,目送着朱高煜的远去,却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无声的望着,像是在举行某种虔诚的仪式。

山峦叠嶂,绿影重重,朱高煜等人的身影渐渐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一望无尽的翠色中,直到再也看不见,百姓们才渐渐散去。

在众人眼里,朱高煜就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活神仙,自此以后,沿海百姓的家中都给朱高煜树立起了长生牌,几乎是虔诚无比的供奉着,把他视作如同守护神般的存在。

此时,朝堂上。

相比于朱高煜这边进展一切顺利,朱棣的心情却有些不好了。

四根盘龙大柱分别屹立在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龙首正对朝堂上,端的是一副气势恢宏的模样,两列大臣分别站在两边。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太子和皇太孙朱瞻基等人,分别站在最顶端的左右两侧,颇有一副分庭抗礼的架势。

“天天跟朕嚷嚷着没钱,我倒是要问问你们,每年国库都拨了那么多钱下来,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莫非都被你们中饱私囊了不成!”

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下,朱棣气的一甩袖子,目光不善的看着底下的人群,朝臣们顿时跪倒在地。

“请陛下恕罪。”

原来刚才户部侍郎上了道折子,内容无非不就是,又要修建什么东西,需要花费巨大,但是户部却没有银子,总结一句话,就是伸手找朱棣要钱。

“我看朕的国库都要被你们掏空了!”

朱高燧行礼道:“父皇息怒,这毕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抵御那些草原异族,每年北方防御工事修建,都要投入大部分。”

“再加上今年江南地区多天灾,百姓的收成并不好,为了避免发生动乱,朝廷只好暂时减轻赋税,户部那边根本收不到什么银子,也难怪会如此紧缺。”

户部侍郎感激的看了眼朱高燧,满脸都是苦涩,曾经这个职位人人吃香,但现在却是块烫手的山芋,按理来说户部应该是最有钱的那个,现在却成了最穷的。

朱棣神色平静的看了他们一眼,语气却是更加低沉,“难不成朕能给你变成银子来?天天和我在这里哭穷。”

户部侍郎倒是想变出银子,奈何实力不允许。

一通奏折看下来,没有几个好消息,朱棣倒是看了满肚子的气,看着他紧皱在一起的眉头,里面的褶皱几乎能够把蚊子夹死。

识相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触霉头,太子却选在此时小心翼翼的开口,“陛下,这里是草原那边送过来的折子。”

“草原那里?”朱棣挑了挑眉,褶皱消散了几分,“拿过来看看。”

原来草原上经过上次的 大战后,也许是被明朝打怕了,草原各方势力纷纷上表请求明朝庇护,希望能够归降之后,在草原上自立为王,能够拥有独立的自主权利。

说起来,和以前依旧没有改变多少,换汤不换药的那种,虽然是明朝的附属,每年按时上贡,但是内部的权利还是由他们自己掌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