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朱高煜听到他们拍马屁的话,便知道这些人小瞧了轨道,若是他们知道大明的真正用意,不知还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乌鲁辉露出为难的神色,“按理来说加强双方来往,修建轨道是好事,我们本应该也从中出一份力,但战事刚刚结束,我们粮草所剩无几,剩下的又全部拿出来献给皇上......”
他支支吾吾的模样,朱棣一下子就明白话里的意思,无非不就是穷,没钱。
草原粮草丰厚,肯定会有一定积蓄,还没有到水尽山穷的地步,否则的话他们还如何生活下去,只是这些人不想拿出来罢了。
朱棣嘴角弧度也隐隐勾起,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不必客气,既然你们已经归降,那便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们,我们自然有义务给予你们帮助和扶持,钱财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出点人手即可。”
乌鲁辉顿时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不用他们出钱,那就随便明朝怎么折腾,反正到最后损失的是他们自己,这样也怪不到草原头上来。
先前贸易所设立之后,就没有看它盈利过,全部都是亏损状态,以至于迅速败落下来,这次修建轨道,使臣团等人也依旧不看好,反正也不是他们出资。
“皇上果然宅心仁厚,我代表草原再次感谢。”
别说几条轨道,就是十几条,他们也乐意,这种事情吃力不讨好,还耗费财力和时间,也不知道大明是怎么想的。
可怜的察客还有乌鲁辉怎么会知道民族同化和文明入侵,还以为大明这样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乐意在旁边看好戏。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不管是朱棣还是使臣团等人,双方对这个商议结果都十分满意,朱棣觉得自己能够兵不血刃,便能够让草原屈服,想来朱高煜所说的,民族同化,还有文明入侵也应该不会久远。
草原那边则是投递降书,打算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大明愿意怎么折腾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反正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影响。
“既然如此,那各位就请入席吧。”
随着众人还有使臣团的入座,宴会也拉开了序幕,宫殿里张灯结彩,觥筹之声不绝于耳,推杯换盏之间,各位大臣也是面带笑容,仿佛过年般热闹。
其实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能够与草原议和,接受降书,毕竟战争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能够和平相处,为什么非要大动干戈。
而且皇宫里,很少有像现在这般喜气洋洋热闹的时候。
宫女们有条不紊的端上美酒佳肴,穿梭在人群中,食物诱人的气息弥漫在全场,勾的人馋虫大动。
朱棣紧锁的眉头,此刻也全部舒展开来,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今天朕很高兴。”
随着话音落下,众人放下手上的酒杯,视线落在朱棣身上。
“.~不仅我们与草原重修和平,梁王也带着胜利凯旋归来,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全部都被清剿,自此以后,沿海倭乱清除,短时间内掀不起什么风浪。”
虽然以后还会有东瀛那边的人过来,但有朱高煜调教训练的抗倭兵,他们绝对无法再像从前那样,令人闻风丧胆,到了谈之色变的地步。
只怕还没有形成气候,就会被抗倭兵清除消灭干净,想要重现以前的辉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两个消息的到来,可谓是双喜临门。”
众人异口同声道:“恭喜皇上。”
“而且梁王为了加强大明和草原的联系,此次的轨道还有新式马车,也是出自他的手。”
关于文明入侵计划,只有朱棣太子汉王他们,以及几个心腹臣子知道,其他大臣并不知晓,因此也没见过什么铁轨。
(诺得的)
听朱棣一说,众人不免有些好奇起来,“不知轨道究竟为何物,竟然能够让陛下如此开心。”
“建立贸易来往以前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效果差强人意啊。”
诸位大臣议论纷纷呢。
朱棣也不解释,只是露出神秘的笑容,“等到修建完成你们便知道了。”
户部侍郎很煞风景的说出了一句话,“修建轨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户部这边实在是——”
原本以为这次朱棣又会把他骂个狗血淋头,又或者说国库空虚,让他自己想办法。
谁知道这次朱棣竟然十分大方,“钱财就从国库里出。”
如此爽快的模样,惊呆了户部侍郎等人,莫非今天陛下是转性了不成,“多谢陛下体恤。”.
第254章
按理来说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文武百官不一定会全部支持,其中花费的钱财巨大,又要损耗人力,但总体来说都比出兵打仗要好。
再加上朱棣今天如此高兴,接受了草原的归降,如今梁王又是风头正盛,他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干脆就不触霉头算了。
相比众人的其乐融融,汉王和赵王的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可笑意并不达眼底,朱瞻基端着酒杯走过来,冲着他们举杯道。
“今天是个好日子,怎么二叔三叔看起来好像不太高兴啊。”
看着他嘴角的笑容,朱高燧哪里不知道他是幸灾乐祸,正欲发作,却被旁边的朱高煦按捺下来。
“大侄子我看你好像挺高兴的,不过二叔我还是奉劝你一句,可别得意过了头。”
“二叔说的对,不过得意一时是一时,总比某些人无法得意要好。”
朱瞻基意有所指,笑容愈发欠揍起来,“二叔三叔你们请喝好,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有了他刚才一番话,朱高煦和朱高燧能喝的下去才怪,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朱高燧暗自捏紧了拳头,“这小兔崽子,总和我们作对。”
朱高煦沉声开口道:“你那边的 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