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几个人的话,孙铭的面色顿时变得铁青,脑海里闪过各种念头。
只怕朱高燧这里也遭遇不测,最好的结果便是逃脱升天,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如同朱高煦一样身处险境。
等到这几个人彻底走远之后,又过了好一阵子,确定周围再也没有人,孙铭等人如同惊弓之鸟似的,这才从草丛里冒出了头,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周围的几个士兵垂头丧气,不由得露出绝望神情,他们没有想到原本过来搬救兵,谁曾想赵王这里也出现了问题。
孙铭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现在朱高燧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依靠他显然不太现实,他咬了咬牙,当机立断道:“我们回京!”
众人对视一眼,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必须快点把这里的情报汇报给京城那边。
......
京城那边,众人还不知道即将有场风暴席卷而来。
朱棣体恤朱高煜,见他从东南沿海地区平乱回来,便马不停蹄投入轨道修建工程中。
如今轨道已经步入正轨,草原那边虽然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性,在边关蠢蠢欲动,但是碍于大明的威严,再加上如今还未完全休养生息好,只敢在暗地里偷摸搞事情。
便让朱高煜好好休息,就连早朝都给免了,可见其对他的宠爱。
朱高煜在王府里溜猫逗狗好不悠闲,偶尔会有朱瞻基上门而来与他对弈。
“小叔叔这日子倒是过得潇洒,也不知道二叔和三叔情况如何了。”
朱瞻基来的时候,朱高煜正逗着蛐蛐,兴致颇为高昂,他头也不抬道:“你担心他们的情况。”
“若是这次支援高丽成功,把东瀛士兵赶回老巢,那他们可是立了大功一件,难道小叔叔就不担心?”
朱瞻基当然担心,只不过却是担心汉王和赵王会因此膨胀,获得朱棣的喜爱,从而威胁到太子的位置。
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哪怕经历了草原一战的事情,他们的野心从未磨灭,只有日渐增长,怎么不让他心生警惕。
朱高煜拿着枝条的手一顿,听明白了言外之意,“你多心了。”
如今朱棣虽然身体有旧疾,但是经过他上次调养,再活个几年应该是没问题,而且他也不是昏聩帝王。
太子乃是国之根本,一旦更换,难免又要生出许多祸事,引起朝堂乃至全国动荡,弄不好可是会血流成河,毕竟当年的靖难之役就是明显的例子。
何况太子也没有多大差错,监国期间也把事情处理的仅仅有条,文武百官谁不是称赞一片,虽然性格略有缺陷,但仍然不失为明智之君。
“小叔叔你还是太年轻了。”朱瞻基叹了口气,看着朱高煜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脸庞,他虽然智多近妖,但对这种事情,远远了解不够深. ....
永远也不知道,人一旦沾染上了权利,便再也不舍得放下,哪怕是本性再善良的人,接触权利久了,也会迷失自己,何况汉王他们本就野心勃勃。
朱高煜欲言又止,他两辈子加起来的年龄不知比朱高煜大了多少。
“大侄子你阅历太少,经验还不够丰富啊。”
看着头还没到自己胸口的朱高煜,这会轮到朱瞻基无语了,“小叔叔你就会说笑。”
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有点朱高煜知道,朱棣不会轻易更换储君,但是汉王赵王显然不是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主,否则不会这次如此积极领兵出战。
京城的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汹涌。
何况还有在边关蠢蠢欲动的草原各部,他们一日没有解决,便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早晚有天会再次卷土重来,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
“也不知二叔和三叔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按照他们行军速度和能力,估计也就十来天吧,也许还不要这么久。”
也难怪朱高煦还有朱高燧轻敌,别说他们,就连京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都没有把东瀛他们放在眼里。
毕竟高丽国的 书信上来说只有几万大军,大明出兵五万,对上他们还不是稳赢的事情。
就在此时孙铭等人一路风尘仆仆,躲避了东瀛的各种围追堵截,终于有惊无险来到了京城脚下。
“启禀梁王殿下——”
门外有人匆匆来报,“孙铭将军回来了。”
朱瞻基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抖,神色诧异道:“汉王赵王他们回来了?”
他心里震惊无比,要知道这才过去几天时间,汉王赵王便班师回朝,这种速度绝无仅有,不敢想象他们会受到朱棣如何嘉奖。
“不是的,他们只有几个人回来......”
朱高煜神色一变,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第272章
朱棣看着跪倒在下方的孙铭,盔甲破损,整个人都是狼狈不堪,竟然连仪容都来不及整理直接面圣。
“怎么只有你,赵王还有汉王他们呢?”
孙铭悲愤抬起头,神情满是疲倦,他连夜赶路,甚至都没敢合眼,生怕稍作休息,便会被东瀛士兵追上,或者耽误了救援汉王还有赵王的最佳时间。
所幸那东瀛人自以为计策天衣无缝,绝对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几条漏网的小鱼,再加上孙铭有前车之鉴,一路上再谨慎小心不过,竟然还真的有惊无险回到京城。
“汉王还有赵王为了尽快讨伐东瀛,打算从前后包抄,分成两路夹击,将他们一举歼灭,谁曾想半路竟然出现意外,东瀛早已发现我们行踪,并提前做好准备之策,甚至还派人冒充我大明士兵。”
“如今汉王深陷峡谷,赵王军队被困在大江对岸,军队几乎折损过半,无法返回,请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消息一出,朝堂皆14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