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节(2 / 2)

朱高煦知道只有他们尽快离开,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勾起朱棣最大的愧疚之心,这样才能够更加方便他们行事和运作一番。.

第300章

朱高煜在旁边默默听着,也不发表意见,目光却是落在了棋盘上。

如今黑子已经被白子团团包围,几乎是溃不成军,看上去胜负已分,输赢没有任何悬念,可是他知道,但凡有一线生机,朱高燧他们都不会放弃翻盘的希望。

这不,办法很快就想出来了。

“既然你们已经准备就藩,何不在京城多呆几日。”

果不其然,朱高煦刚才感人肺腑的话语,获得朱棣的同情,语气似有挽留之意-,朱高煦苦笑一声。

“我们已经添了不少麻烦,不想再让父皇为我们忧心,三弟经过禁足一事已经成长了许多,儿臣前几天去看望,他很是自责内疚,痛哭流涕说了许多,回想起当初我们同甘共苦的往-事。”

朱棣也被他的话勾起了回忆,很是感慨道:

“是啊,当初你们年纪那么小,就跟着我南征北战吃了不少苦头,才丁点大就跟着军队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明明生活条件艰苦,却从不开口喊累,现在想来是我亏欠你们了。”

“父皇说的哪里话,这些都是儿臣们应该做的,什么亏不亏欠,咱们都是一家人,这么说岂不是生分了。”

朱高煦声音哽咽,眼里也闪过晶莹的光,他很少有这样情绪外露的时候,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很是动容的模样。

这般父慈子孝的画面颇让人感动,只是朱高煜在旁边看着,总觉得有哪里太过刻意了点,倒不是说朱高煦如何,只是他总是强调过去的事情。

那个时候朱高煜还没有出生,无法参与其中,现在听他频频提起,就显得像是个局外人似的,朱棣也没有注意到这点,显得他存在变得越发淡薄。

恰好此时,朱高煦抬起头来,越过朱棣,视线落在了他身上,带着一股意味不明的味道,正想要看的再仔细点,他却迅速的收回了目光。

朱高煜不由得挑了挑眉,“二哥说的对,咱们是一家人。”

“之前三弟口不择言,而且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想来四弟也不会放在心上吧。”

朱棣现在都怒气全消,朱高煜还能有什么不满,这番话看似没有毛病,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然而被朱高煦这么一说,显得他还在计较这件事似的。

旁边的朱棣皱了皱眉,探究的目光也落在了朱高煜身上,似乎也在担心他对此事还有计较斯的。

朱高煜似笑非笑道:“那件事我早就忘记了,哪里还记得三哥说了什么话。”

“是啊,你四弟早就不在意了,先前和他下棋的时候,我还说起这件事来着,想把老三给放出来。”

朱高煦笑了笑,只是笑意并不达眼底,他才不相信朱高煜会有这么好心,“如此一来,我就放心了。”

朱棣大概还在回忆往昔,并没有发现兄弟俩之间的暗潮汹涌,他幽幽的叹了口气,“你和老三能够这么想,我真的很欣慰,原先一直以为你们放不下——”

“我们兄弟二人放不下的一直都是父皇你啊。”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朱高煦打断,他言辞恳切,真情流露,放佛从前各种争权夺位,勾心斗角,都只是幻觉般。

别说朱棣,就连朱高煜都快要被他这副精湛的演技给骗过去了,若不是时机场合不对,他真的想鼓掌叫好。

要不然怎么说皇家里面的人,各个都带着面具,狼就是狼,再怎么伪装也改变不了事实。

父子情深戏码上演的不错,再加上朱高煦各种卖惨装可怜,还真别说,这种哀兵之策挺有效果,朱棣年纪大了也颇吃这套。

只是朱高煜,也许旁观者清,他看的明明白白,却又不好直接点名,否则还要被朱棣误会他挑拨离间,见不得朱高煦他们悔改。

“既然你们做好决定,我也不好再挽留什么,只希望山高水长,你们一路做好准备,定要好好保重自己。”

即使就藩是他们自己提出,眼看朱棣真的没有要他们留下来的意思,朱高煦的神情有片刻扭曲。

· ····求鲜花··· 0

他连忙低下头,不让朱棣察觉到自己的异样,“儿臣多谢父皇关怀。”

“罢了。”朱棣摆了摆手,“让老三也过来一趟吧,朕还有一些话想要叮嘱你们。”

收到传召,朱高燧很快便赶了过来,再次踏进御书房里的他恍若隔世,在看到朱高煜身形的刹那,眼神中有暗光一闪而逝。

“儿臣有罪,承蒙父皇不弃,原谅儿臣出言顶撞。”

朱高燧行了个大礼,态度谦卑,丝毫看不出当日言行狂放无状之举。

朱棣打量着他,宽大的衣袍包裹着消瘦的身形,袖子那块明显空荡荡的,风一吹便鼓了起来,“这些日子你瘦了不少。”

0 ......... ...

朱高燧露出一抹苦笑,“父皇不重罚我冒犯之罪,只是禁足,儿臣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日夜反省自己所作所为,不想辜负父皇苦心一片。”

朱棣连连点头,若说之前对于朱高燧的出言顶撞,还有几分不悦,此刻也在他这番诚恳的话里,彻底烟消云散。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很欣慰。”

朱高煦连忙在旁边开口,“父皇我就说三弟已经知道悔改,想来以后都不会了。”

朱棣又说了好几句话,无非不都是对朱高煦还有朱高燧的赞许,毕竟两人就要离京,他们这苦肉计唱的那叫一个成功。

不仅消除了朱棣因为之前事情产生的芥蒂,更是生出了些许愧疚之心,更是打定主意要给两人指派一个富庶的封地。

“原先的封地,我觉得有些不妥,打算重现选择一个,你们意下如何?等到几日后再为你们设宴饯行。”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划过一抹惊喜,异口同声道:“一切凭父皇做主就好。”

先前的封地有些偏远,若是朱棣能够指派一个距离近的,又物资丰富,对于他们日后的大业很有帮助。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