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1 / 2)

经过刚才的小插曲,后续众人排队进城的速度很快,朱棣临走前还特意看了卫兵好几眼,打算回京后提拔他,做个小小的守城兵实在是屈才了。

以至于那卫兵还忍不住摸了摸脸,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

同伴看到他的动作,很是疑惑道:“你怎么了?”

卫兵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刚才那个人不一般订。”

看着朱棣走远的背影,同伴笑了笑,“什么不一般,不过就是个普通的老头罢了,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行商,还真是.......唉。”.

第314章

被几个卫兵商讨的朱棣一行人已经走远,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议论的是谁。

朱高煜才踏进城门里,沿街的叫卖声就传了过来,人声鼎沸,道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

除此之外还有些小摊贩,或大或小的坐落在其中,街道都被规划好,有明确规定,他们十分遵守规章制度不敢越界,因此显得一点都不杂乱,反而井然有序。

“这里倒是热闹的很啊。”

朱棣一长溜看过去,若是排队的时候见到的牧民人数不多,这会在街上,几乎每十个里面就有几个是牧民,这个数量所占的比重可谓不轻。

他们有的是小贩,肩上的背篓还有旁边的竹筐,都是来自草原那边的特产,有的则是在挑选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而且朱棣还发现了,在这里面大部分的牧民已经开始身着汉人服装,这些人的汉语也是无比熟悉,只有少部分的牧民说话有些生涩,不过日常交流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朱棣忍不住感慨道:“真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些牧民和汉民其乐融融的模样。 ”

以前朝廷在边关和草原设立贸易交易所的时候,他不是没有去看过,开始的时候还好,有朝廷派重兵把守,大家还算井然有序。

可一旦时间久了,朝廷的兵撤下来,这里也跟着乱了,每天都有抢劫伤人的事情发生,轻则争执,动辄大打出手,每次都要耗费不是兵力来平乱。

这摊贩和店铺老板大部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损耗,日久天长下来,这里也跟着荒废了。

“集市鱼龙混杂,最容易产生摩擦和混乱的地方,若是连集市都管理的如此,其他地方管中窥豹也可想而知。”

朱棣等人看到,这里每过一段时间便有卫兵巡逻,在道路的尽头,还有几个卫兵轮班值守,但凡发生任何争执,都可以请求他们出面秉公执法处理。

若是处理不好,但凡争斗都会吸引他们注意,严重一点直接投入大牢等候发落,在这样的管理下,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闹 事。

“老四,这次你做的真好。”朱棣感慨万千,这要是放在一起,他绝对想不到牧民和汉民会有如此和平相处,宛如兄弟一家的时候。

牧民一到冬天,因为牧草缺乏,牛羊大批饿死又或者冻死,导致他们缺衣少食的,穷途末路之下,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靠近边关的汉人城池里。

每年冬天都会前来骚扰,烧伤抢掠都是常见,更有甚者,穷凶极恶之徒奸淫掳掠,简直令人发指,以至于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些牧民更是仇恨不已。

以至于那些从未做过恶事的牧民也遭了秧,好端端的来这里进行正常交易,却被联合欺负打压,时不时发生流血冲突,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要替成千上万的牧民还有边关百姓感谢你,如果不是你主张建立铁轨,修建城池,给他们提供了如此平台和保障,今日根本就不会形成这种局面。”

边关的百姓可能还会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一到冬天人身安全和财产都面临着威胁。

而那些牧民也是走投无路,到了这个时候,也是风餐露宿,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其他人也是出声附和,“多亏了四少爷机智,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不仅解决了牧民和边关百姓的矛盾,更是让他们化敌为友,共同进步发展。”

朱高煜很是谦逊道:“父亲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儿臣愧不敢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样的局面长此以往下去,牧民渐渐融入汉民中,改游牧为农耕,明朝吸纳这些人口,此消彼长,草原势力便会极大削弱,明朝的版图也能够渐渐扩大。

到时候甚至还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解决草原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手段高明。

“原本我对你的计划还有些怀疑,现在看来你才是最明智的那个。”

朱棣看向朱高煜的眼神愈发慈爱,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朱高煜长远的目光以及打算,放眼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相比。

“父亲说这话,就是折煞我了,在我眼里,父亲才是最英明睿智的那个。”

朱棣被哄得笑容满面,不由得笑骂道:“就你会哄我开心。”

正当众人谈论之时,有个身影朝他们靠近。

“几位客官是第一次来这里吧,需不需要小的带路,这里最实惠的客栈就在前面,饭菜也不错,诸位长途跋涉过来,想必一定也累了,不如前去歇歇脚。”

身形瘦小的男人,从旁边小跑过来,像只猴子似的,一下子就窜到了众人眼前,露出热情的笑容,看着像是客栈拉客跑堂的。

朱棣有些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是第一次来这里,万一我们来了许多次了呢?”

男人笑的越发热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每天这里人来人往,我都看着呢,几位面孔生的很,再加上打量城中的神态和举止,肯定是头次来的错不了。”

作为跑堂的,眼界可少不了,何况他都接待过这么多人了,形形色色的人看的不少,是不是第一次,观察片刻就能够看出来。

而且打从朱棣他们进城,男人便注意到了,一来他们的人数比较多,若是能够拉到,定能赚到不少银子。

还有就是他们衣料普通,但举手投足间皆有种特别的气质,特别是队伍里面那个年纪最大的,还有个最年轻的,说的就是朱棣和朱高煜了。

朱高煜丢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眼力劲倒是不错,带路吧。”

男人顿时喜笑颜开,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得嘞,小的姓李,诸位叫我小李便好,客栈就在前面,拐过这个巷子就到。”

此时的朱棣还不知道,一场巨大的阴谋和危机正在悄悄向他们来临。.

第315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