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1 / 2)

至于生意?

大不了从海上转移,张骁山早就想好了退路。

天灾好救,但人祸?张家也是无力回天、

冒出一个杀一个?

说到底,还是大宋、大明的根基太黑暗了。

像是后周帝国,别说白莲教扎根了,因为军功制度,可以说全民皆兵。

白莲刚刚起苗可能就直接拔了。

这也是张骁山看重后周帝国的原因,军民依旧有血性,且上升途径只看军功,不看其他。

“也是,这趟浑水,张家趟不得!”

张远对于张骁山的答案很满意。

方腊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城,无疑朝堂刚刚平静下来的风波,再次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随后,朝廷连忙抽调周边的十万大军,围剿拜火教的义军。

但随之而来,便是白莲教起义、盘踞东南的青蛟帮划地为王、岭南一带山民作乱···

可以说,原本看似太平盛世的大宋,一瞬间乱局遍地开花般,陷入了最为黑暗的时代。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就像是一些农民进城,一二三代还能保持初心,记得自己的出身,励志前行。

但三代、三代以后,一个个高高在上,仰鼻朝天,却是已经瞧不起原本祖父先辈出身的卑微。

因此大明、大宋境内,剥夺百姓最厉害的,正是那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

不是寒门代表着卑劣,而是社会风气!

为什么读书?

不是为了造福百姓,是为了做官,为了更好的生活。

大部分的寒门都是如此!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好事,但之后出随波逐流,还是独善其身?

在滔滔大势面前,独善其身必然没有好下场!

随波逐流,无疑她们便成了最恨的刽子手,为了往上爬,什么都干得出来。

而武唐、后周,寒门代表着的利益团体,则是为了对抗贵族,为了给寒门开路,代表着的意义不一样。

因此大宋这腐烂的根茎下,星星之火燃起的后果可想而知。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原本在朝廷眼中,大军一到便可以直接躺平的义军,却一直僵持不下,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无疑,战争是最耗金银的。

张家在朝廷的暗示下,捐赠五次,超过十万两黄金、

这完全将张家当成了肥羊来宰。

不过张家也没办法,张骁山倒想一走了之,即使这临安府的诺大家业,在张骁山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但张远还是对大宋带着一丝希望,因此张骁山才容忍至今。

“张家的血滴子?”

“不是!”

城南一起杀人灭门案,死者全部被人去了首级,看起来就像是血滴子杀人。

不过六扇门的高手岂能判断出来,这是栽赃嫁祸。

即使他们六扇门仿制了血滴子,想要模仿张家血滴子杀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张家血滴子的训练,早就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且这些年来,张家更是不断改进杀人利器一一血滴子,此时与‘市面’上的血滴子,早就大有不同了。

仅仅只是痕迹上便可以看出破绽。

而且以前他们还能获得血滴子的模板,但现在血滴子的实力大增,若不是正面冲突,或者说高手突击。

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血滴子,根本不会留下丝毫痕迹。

“这不是血滴子杀人,或者说不是张家的血滴子!”

横刀看着眼前如此杀戮的画面,不由眉头一皱。

嫁祸张家?

现在乱世之下,盗匪横行。

这次杀了人之后,将所有金钱全部掳掠一空,怕是绿林劫道的行径…

毕竟张家最不缺的,怕就是这些金银了。

因此看似完美的作案,实则破绽重重,疑点诸多。

身为六扇门的捕头,他最为清楚张家的盈利,以及鬼街的敛财能力。

“到底是什么人嫁祸张家?”

姬瑶花看着眼前的命案现场,出手干脆利索,绝对不是绿林那些匪徒,反而像是行动敏捷的杀手组织.

只是这样的杀手组织,陷害张家?难道不怕张家反击。

“谁知道,现在天下大乱,以张家的财力,谁都想咬一口。

只是这牙口能不能吞下,就不好说了?”

横刀看着惨死的众人,叹了一口气。

这么明目张胆的陷害张家,他不知道是不是张家这几年没有明着出手,众人已经忘了张家的可怕。

要知道这些年张家为了磨炼血滴子,没少拿那些作恶多端的山匪开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