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四个字颇有来历。
古的时候,在文学方面有些造诣的人,都希望在某一时刻,把自己的名字嵌进这类家具里,而且嵌得天衣无缝。
“风光和雅”说明主人自称很风光,又很高雅。
历史上仅有和绅这一位。
绝对的好东西。
可惜只有一把。
按理说,应该是一对的。
也不晓得为何,会在南易家。
但是,在皇城根下,很多家里都有古玩,有些还极其贵重。
你不进到人家的家里,没有亲眼见到,根本就不晓得。
好家伙!看来南易祖上不简单。
听说何大清是兄弟单位的食堂主任,所以南易很客气,赶紧沏茶倒水。
又问道,“何主任,你这是想指点我厨艺来了?”
何大清呵呵一笑,“不敢当。”
“其实,咱俩之间还有些渊源。”
南易有些惊讶,“是吗?您请讲!”
何大清说道,“我听说,您学的就是谭家菜。”
“我呢,祖上在宫里当差,做的就是这些个宫廷菜。”
“谭家菜自然是很熟的。”
“不夸张的讲,咱们算是同门。”
之所以这么说。
何大清是根据,电视剧里,南易给丁秋楠饭里倒卤汁增味的事情。
谭家菜的核心之一,就是用干贝和火483腿吊汤。
在当下,知道的人不多。
南易很吃惊,态度都亲近了不少。
他赶紧跟何大清握手,“原来如此!”
“难怪您特地来找我!”
“不瞒您说,我确实会谭家菜。”
“不过,我那师傅去世得早。”
“我也就学到了三到四成。”
“确实很遗憾。”
何大清哈哈大笑。
行,这回算是来对了。
轻轻松松的,就可以把南易给拿捏了。
何大清点了根烟,淡淡的说,“有遗憾就要弥补!”
“这样吧。”
“既然不是外人,我就跟你交一些底。”
“谭家的后人谭雅丽,那是我未来儿媳的妈。”
“谭家菜的所有真传,我都很清楚。”
“一句话,谭家不会炒菜!”
听到这句话,南易不禁为之动容。
因为何大清用一句话,道出了谭家菜的真谛。
证明了他确实尽得真传。
旁边的崔大可,听得一脸蒙圈,问道,“何叔,谭家菜既然是宫廷菜,为何又不会炒菜?”
何大清吐了个烟圈,“不懂了吧?”
“今儿就告诉你。”
“因为谭家菜,追求的是原汁原味。”
“避免剧烈,追求平和,很少有爆炒类的菜肴。”
“采用得比较多的办法就是。”
“烩、烧、扒、蒸、焖、煎、烤,以及羹汤这些。”
崔大可目瞪口呆。
乖乖!
做个菜咋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
崔大可在南台公社,确实没有念过几天书。
南易说道,“您是大师!向您学习!”
(cafi) “这句话,我师傅都说不出来。”
“您高明!”
崔大可眼珠转了转,试探道,“要不这样,南易你拜我何叔为师。”
“把那什么谭家菜,都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