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冷笑。
谁让你闲着蛋疼,啥事不干,一生就生一窝小孩。
苏萌大舅怔住了,“哟,合着您二位认识。”
张老七抽了口旱烟,说道,“我跟何先生是老熟人了。”
“首先声明。”
“这玩意来路绝对正。”
“是我一位姑表亲托我拿来卖的。”
“他祖上也曾经阔过。”
“据说中了进士,还在外边当地方官。”
何大清说,“不急,我看一看再说。”
蹲下来,何大清把这只扁瓶攥在手里。
仔细03的鉴定起来。
其实,这玩意应该叫扁壶,是从游牧民族的皮囊壶演化而来。
这老物件上面,有天龙浮云的纹饰,典型的宫廷之物,大概率是皇帝御用的。
而且绘工浑厚,器型端庄,显得温润玉质,是大开门的真品无疑。
另外,据何大清仔细观察,这也不象是刚从土里刨出来的。
意思就是说,不是赃物。
那么,张老七说的话,确实有可能是真的。
毕竟,红星公社是京郊,零星分布着一些前朝遗民的后裔,那也非常正常
苏萌大舅问,“哥,您看这个,怎么说?”
何大清答道,”是元中期的元青花。”
“这玩意可不多见。”
“之前给人鉴定过了吧。”
张老七不无骄傲的说,“那必须的。”
“人家开价四百块。”
“我没有卖。”
何大清乐了。
这摸金校尉还学精了。
生怕东西卖便宜,让人捡了漏。
所以,先找人看过,询问了个市场价什么的。
其实,张老七还是太年轻。
压根就不知道。
这个价位对于何大清来说,依旧是捡漏,而且是大漏。
他的传承记忆里面,这样的元青花扁瓶,在后世零七年的时候,曾经拍出9700万的高价。
原因很简单。
元朝很短暂,在历史长河中如流星一瞬,当时的青花瓷存世很少,堪称弥足珍贵,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想必之前替张老七掌眼的那位收藏家,也是个识货的。
苏萌大舅不干了,说道,“啥玩意啊,就敢叫四百块。”
“你咋不叫四千块呢?”
“合着现在的钞票,都不值钱了啊。”
张老七瞟了他一眼,说道,“爱买不买。”
“瞧你这模样,也买不起。”
苏萌大舅脸都绿了。
这是被人看扁了啊。
要说他手头上的钱,凑一凑也买得起。
但是,为了这件东西,就付出全部的家当,以后吃啥喝啥啊。
没那个必要嘛。
所以,他看了看何大清。
后者摸了摸下巴,说道,“这样吧。”
“我也不让你吃亏。”
“你不是还欠我五百块,还有两百斤粗粮吗?”
“这样好了。”
“东西给我,债务给你免了。”
霎时,张老七神色有些复杂,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问题是。”
“我是替人家拿来卖。”
“拿不回粮食,人家不肯干啊。”
“何先生,如果东西是我的,我二话不说,把它交到您手上。”
何大清呵呵道,“这也简单。”
“五百块的债务给你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