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1 / 2)

荻洲立兵表情狰狞之极,不断的嘶吼着。

刀法犀利,每一次刀光乍起,就是一个铁血军的战士毙命。

“死到临头,你哪来的民族优越感!”

烟雾渐渐散去,这个时候,李云龍将面具摘下,拧着一把苗刀走了过来,冷笑着:“想单打独斗?老子成全你,一刀一刀的活剐了你,让你慢慢的死去!”

说完话,突然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出刀姿势。

荻洲立兵看着这个中等个头,像着庄稼汉的李云龍,嘲讽的大笑:“你会用刀?我是日本剑道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手,你用这把刀和我比刀?这把刀如此狭长,样式和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刀差不多,果然是贱种!偷学我们铸剑的技艺!”

“支那人,让我好好教教你,什么才是刀!”

荻洲立兵瞬间冷静下来,整个人散发出凌厉的气势,眼神锐利无边,狭长的武士刀,点在地面,大步朝着李云龍迫了过来,长刀与地面摩/擦出点点火光,所到之处形成了长长的刀痕!

气势如虹!

这荻洲立兵竟然还是一名高手!

阵阵“啷啷啷啷—々「—”的声音,由远而近地在空中爆响。

荻洲立兵长刀划在地面,挟无匹气势,一步一步地大步踏来,整个人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支那人,今天,你和我比刀就是个错误!你们支那人从唐朝开始就不行了,因为你们太堕落了!”

话声一落,风声突起,耀眼的刀光乍现,朝着李云龍急速的劈来。

“废话真多!你真给你们的日本人贴金,我们总司令有句话说的好,话多死得快!”

李云龍的苗刀缓缓的出鞘,然后达到一米六五的长刀犹如缠头一样,扛在了肩膀之上,流转的刀光,标志着这刀不是凡品。

突然,李云龍身躯一震,爆发出强大的气势,双目透出无限的杀意,电光火石之间,一米六五长的苗刀接着自上而下,臂膀、腰椎、大/腿之力,闪电般劈向了荻洲立兵!

苗刀快无可快!

蓬!

武士刀被狠狠的劈开,刀口豁了一个口子,苗刀去势不减,钻进了空门之中,狭长的刀尖朝着对方的Xiong膛直刺而去。

荻洲立兵双手一震,整个人向后踉跄,被一股大力给撞的站都站不稳,见到对方的刀尖而来,亡魂直冒,不停的后退,一连退了十几步。

他心中大惊,对方力量怎么这么强。

荻洲立兵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国术。

国术的发力技巧,讲究的是整劲,调动全身的肌肉骨骼力量,瞬间发力与一点,这个时间瞬间爆发的力道,是最大的,有的人能打到八百斤,体格好的人能达到一千斤。

荻洲立兵没有被劈死,算是不错了!

“小鬼子,我手里这把刀叫苗刀,是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演化而来,也是从你们的日本长刀结合而来,是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的首创,专门杀你们日本人的。”

“当年,你们日本人死在这苗刀之下的,不计其数,今天老子就用这口苗刀,斩下你的狗头!”

李云龍一声大喝,暴冲而去,苗刀撕裂空气,朝着荻洲立兵直砍而去!

与苗刀配套的是《辛酉刀法》将中国枪法、刀法与日本刀法结合,用来与沿海地区倭寇海盗们作战,因此又称“抗倭刀法”。之所以被称为苗刀,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在民国时期定名为苗刀。

刀身修长大部分都是一米六五,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而且这种刀,刀身并不是全部都是刀刃,而是前面一半是刀刃,后面一半不是刀刃,所有有时候可以手握在刀身上,当枪用。

李云龍飚了起来,招招势大力沉,荻洲立兵被逼得是手忙脚乱,他不甘心就这样处于下风,猛然运起全身的力道,大喝一声,狂斩而出。

结果还是一样!

李云龍大喝一声,以腰为中心带动全身,再一次斩在了荻洲立兵的刀上,立时荻洲立兵只觉自己的双臂颤/抖,手中的长刀,更抵受不住如此大力的撞击,赫然“.` 喀嚓”一声断成两截。

“小日本,去见你的天皇吧!”

李云龍猛然跳了起来,(钱李好)长刀横空带着凌厉的刀风朝着荻洲立兵继续的斩来,空气都产生的爆裂的声音。

寒光闪过,鲜血溅出,一刀将荻洲立兵劈成了两半。

“娘妈的,便宜你了,老子本来还想把你凌迟处死的,没想到却把你一刀斩了!”

李云龍低骂了一声,狭长的苗刀用白布擦拭了干净,收入刀鞘,转头看向已经朝着这里走来的徐虎道:“老徐,谢谢你了!”

围住荻洲立兵的是徐虎的第四师的人,迟迟没有动手,还不是徐虎故意交代的,这二十个人,若想杀荻洲立兵,一拥而上就是了,哪还要他过来拧刀子上。

“谢我什么,是你自己发现的,关我什么事?这一次你赢了,改天请你喝贵州茅台!”。

第256章 目标英国佬

荻洲立兵死了,被一刀劈成了两半。

唐山古镇的老百姓已经被解救了出来,小鬼子的的尸体,此时全被砍掉了四肢,没有一丝衣物遮拦,插在了土壤里。

当然不是城内,而是城外。

对于这样的惨烈情景,战地记者也来了,纷纷拍摄,当然这些人都是唐青宇的喉舌。

由于唐青宇的崛起,各地的才子,都纷纷的涌入了热河和察哈尔,所以报社喉舌一下子多了起来,原先的主编被一个大文豪给挤了,只能当副主编了。

那个大文豪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犀利的笔杆子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犀利的文笔直戳人心,绝对是大文豪。

至于郭沫若如何成为了唐青宇的喉舌,这还要从唐青宇轰炸小日本领土说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