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 / 2)

念及这里,嬴政也是将目光投向了赢夏。

“夏儿,你以为如何?”

听到嬴政发问,赢夏自然是款款走出。

不紧不慢的说道。

“儿臣认为,李信将军所言虽然有理。”

“但未免太小看楚国中人了。”

“楚王虽庸,但其中重臣却多贤能之士,大将项燕更是名震楚地。”

“此法虽奇,但恐怕瞒不过此人之眼。”

说到这里,赢夏顿了一下之后,也是话锋一转。

“故而此番若是想要获得全功,还需如王老将军所言。”

“以六十万大军为基础,稳扎稳打,缓而浩之,横扫楚国,如此方为上上之策。”

赢夏可是记得十分清楚。

灭楚之战在李信吃了败仗之后。

还是王翦领着六十万秦军和楚军对峙,方才敌的。

那么顺着这这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话来说,指定没毛病。

只是此举反倒是令王翦心中对于赢夏的评价也是更高三分。

知晓大势,不骄不傲。

不疾不徐,此为君王之风。

心中暗自点了点头。

不过,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示。

听到赢夏的话,嬴政明显有些迟疑。

很显然,现在的赢夏在他心中的分量很重。

沉默了良久,嬴政也是缓缓的将目光投向了长子扶苏。

“扶苏,你以为如何?”

扶苏自然彰显儒家君子之风。

听到嬴政发问,自己也是上前缓缓开口。

“父王,儿臣另有看法。”

“此次兴兵伐楚不妥”

此言一出,也是朝堂皆惊。

大家伙都挺行的。

怎么到了你这就拉了呢?

李信王翦虽然互有争议,但大方向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不过是在商议怎么打楚国更好。

结果您可到好,上来一句伐楚不妥?

这等于是直接将王翦与李信二人推到了对立面。

说是没情商也好,没眼力也罢。

总之一句话,此举太蠢。

“如何不妥?”

嬴政无波无喜的问着。

“父王,此番伐楚,师出无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

“天下百姓之心,自然会更偏向于楚国而非我们大秦。”

“故而不妥。”

扶苏此言,该怎么说呢。

这很儒家。

兴仁义之兵,出有名之师!

如此方才能成天下归心557的王道。

可以说是极度理想化的想法。

可以想,但不现实。

现在说出来,则是蠢。

你讲仁义,对方可未必会跟你讲。

这不是蠢是什么。

眼看场上的气氛就要冷场了,老油条李斯也是跳了出来。

他最清楚什么时候,需要他这个左相说什么话。

“王上,臣以为此番各家所言皆有道理。”

“但楚国如今国力衰退,不复从前。”

“因此伐楚之事,势在必行。”

说着,李斯也是将目光落在赢夏身上。

“臣与夏公子意见相同,认为王老将军所言更加稳妥。”

“且整顿兵马,待得来年开春之际,便是起兵伐楚之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