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国力远非昔日的霸主时期。
等到现在,则是成为了案板上的鱼肉。
只等秦国的刀俎降下。
赢夏记得在历史上,这一战秦国是吸取了在楚国的惨败。
避实就虚。
避开齐国西部的主力。
由王贲率领秦军,从昔日燕地的南部南下。
奇袭齐国的都城临淄。
整个过程堪称一个顺利。
甚至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
秦灭楚时,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败仗一说。
原本李信惨败的一战,因为赢夏的干预,压根就没发生。
如今秦军士气如虹,自然不把齐军放在眼中。
准备正面击溃齐军。
这不是舍近而求远么?
完全没必要。
有着捷径不走,那不是大傻瓜么?
为此,赢夏也是上书谏言,差人星夜送往咸阳。
面呈于秦王嬴政。
核心思路就一个。
咱们秦国虽强,但是该用谋略的时候就得用。
所以把之前正确的方针献上。
……
深夜,秦王宫。
嬴政寝宫。
如今依旧是灯火通明。
国尉尉缭被秦王深夜召入宫中。
烛火的映衬下,这位日后的千古一帝的表情依旧是威严有加。
尉缭请礼之后,也是被嬴政赐座。
“尉卿,可知寡人为何深夜召你入宫么?”
这尉缭的身份可不一般。
其出于鬼谷一派。
深谙军略之事。
能被秦王拜为国尉,可见其水准。
如果说,秦军之中,猛将如云。
老一辈如王翦,天下闻名。
年轻一辈有蒙恬,李信,皆是万夫不当。
而军事方针策略制定的话,在秦国绝对是以尉缭为先。
秦灭六国的总方针,与大方向的战略就是出自尉缭之手。
对于战争,尉缭认识极其深刻。
尤其是军事与政治方面。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
武为表,文为里。
能审此二者,知胜负矣。
简单来说,尉缭认可的是。
国富民强,本固兵坚。
如此方可攻必克,守必固!
正因如此,秦王嬴政于军事上,多依仗此人。
此时听到嬴政开口问自己。
尉缭稍作思量。
转而答道。
“臣所善者,唯兵之谋略。”
“如今王上召臣于此,必是为此。”
“故而臣想来,此事必和攻齐之事有关。”
嬴政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尉卿深思熟虑,一语道破玄机!”
“正是如此。”
“夏儿今夜送来密信,谏言攻齐之法。”
“与尉卿之法,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