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就将他们夜袭两家军队,遇到夏侯惇,后来李典过来救援,也被典韦生擒的事情详细对着董羽说-了一遍。
董羽略微点了点头:“二人在哪里,带本王去见他-们。”
张飞与典韦一左一右,带着董羽来到关押二人的一处牢房当中。
和两人关在一起的,还有阵前被生擒的纪灵。
董羽到那里的时候,三个人正在议论董羽和他手下的西凉军马。
“那董夜白好生厉害,居然可以教得出如此的军队。”
“不错不错,这样的一支军队,哪怕是放到全天下,也没有能够和他们一争高下的了。”
纪灵叹息道:“二位将军说的是,要是公路手下有这样的军队,我纪灵,绝对可以荡平百八十座城池!”
李典和夏侯惇都是翻了翻白眼儿。
“这特么还用你说!”
三个人唉声叹气,都在抱怨自己的军队太弱,因此才被董羽有了可乘之机,一路碾压了他们。
纪灵忽然说到:“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不如,我们可归顺了董夜白。”
李典在那里低头沉思,并没有说话。
而夏侯惇听到纪灵的话之后,立刻勃然大怒。
“将军说的什么话!为人臣者,从一而终才是本分!哪怕是死,也要宁折不弯才对,怎么能够看到形势变化就见异思迁!”
纪灵劝到:“元让,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道理啊。”
夏侯惇腾地站起身来,对着纪灵怒目而视。
董羽对三人的表现和对话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看到夏侯惇和纪灵即将要打起来的时候,他从牢房的一边转了出来。
“好!好!好!”
纪灵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愧是一代名将!
夏侯惇正要发怒,忽然看到董羽出现在牢房的外面,下意识愣在原地。
反应过来之后,夏侯惇愤恨地说道:“我与主公,主臣而兄弟。就算是死,也不会投降你这国贼!”
听了“国贼”二字,董羽忽然觉得走向有些不对。
在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被称为国贼怎么到了现在,自己好像在扮演曹操的角色……
董羽很是不屑道:
“你家曹孟德连个诸侯都算不上,哪里来的主臣一说,快别给自己脸上添彩了。”
夏侯惇:“我……”
董羽不再理会夏侯惇,转头看向纪灵道:
“纪灵将军,你也要学学人家元让了,你看看人家,宁折不弯,高风亮节,你怎么就一上来就要投降呢?”
纪灵被说得满脸羞惭,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夏侯惇则是像纪灵投来一个鄙夷的眼神。
董羽看了夏侯惇一眼道:
“你瞅啥?你以为自己很厉害?不要以为你所谓的高风亮节有什么用,本王只能说你勇气可嘉,然而,行为愚蠢!”
李典在一旁沉默不语,就像看戏一样。
身后,典韦和张飞二人也是大眼儿瞪小眼儿,弄不清自家王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这到底是在劝降,还是来嘲讽的?”
董羽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夏侯惇,接着说到:
“你在这里白白地死去,想要留下一个忠臣的名号,然而,这又有什么用?”
“你也不想想,你特么人都死了,留个名声有个屁用!”
夏侯惇冷冷道:
“元让自幼饱读诗书,学习古人宁死不屈,战败而死,那是我的本分,至于有没有用,就不劳王爷操心了。”
董羽听了,笑道:“那你这一家老小,你可要操心?”
· ····求鲜花····· ····
夏侯惇答到:“一家老小,主公必定会好生看管,元让了无牵挂!”
董羽听到夏侯惇这么说,直接打开牢门,走了进去。
走进去的时候,董羽回头对着典韦说道:“老典,拿纸笔给我。”
典韦并不明白董羽的意思,只能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过来录口供的纸笔。递给董羽。
董羽当着夏侯惇的面儿,在牢房的墙壁上笔走龙蛇,一会儿的功夫儿,就写好了一封书信。
然后,董羽将信递给夏侯惇。
夏侯惇接过信来,看了董羽写的书信,下意识就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