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1 / 2)

“卧槽,我千算万算没算到秦禹老师会这么说。”

“这真的绝了吧?”

“我不信,这怎么可能?”

……

“大家别不信,这连臂舞在少数民族十分盛行,所谓的尽十六人,就是八人为列,分成两列在手拉手跳舞。

至于为帝司于此野,其实就是把这种舞蹈神话了,可以想象到山海经的作者并没有接触过这种舞蹈,他是保持着敬畏天神的心态他把这种舞蹈解释是为天帝守夜而跳的!”.

第106章

“大家不要不信,这是完全对应的描写,古人封建迷信,对于神鬼是十分敬畏的。”

说到这里,秦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还有,山海经中记载的狌狌,原文中这样描写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大家看看这个东西,和现实中什么东西一样。”

此话一出之后,下方顿时就有同学问道:“您该不会是要说猩猩吧?”

“当然不是猩猩,猩猩可没有白耳的特征,这是山海经.南山经中描写的一种异兽,南山经的内容即使不能确定具体位置,但是在长江的西南方向还是确定的。

根据白耳的特征,西南方位的特征,那么这一种生物就很明显呼之欲出了,它就是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走路像人类,耳朵是白色的,南山经的作者们估计吃过这种猴子,说吃了他的肉跑得很快,这和原文描写完全一致。”

“这……”

“我凌乱了,难道山海经内所描写的东西,全都是真实的?”

“我去,这要是真的话,那么文学界又将会引发一场大轰动了!”

“还有,山海经中原文: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难不成现实中还有长得像牛的鱼类?

而且,这鱼还能死而复生,这不是神鱼吗,而且这条鱼长得像牛,有蛇尾,还有翼,真是个四不像,现实中怎么可能有?”

说到这里,秦禹停顿一下,笑了一声,说道:“事实上确实有,这种鱼是有原型的,叫做牛角箱鲀。

顾名思义,这鱼长着牛一样的角,而且还长着翅膀,有一个像蛇一样的尾巴,陵居就是生活在礁石里。

至于冬死而复生,这就是典型的冬眠了!

记载的最后一句说的是,据说吃了它可以消肿,这明显是中医的说法。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山海经中描写的东西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作者会说这东西吃了可以消肿。

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怎么吃到的?

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怎么知道其作用价值,可以消肿的,难道都是臆想的` ` ?”

这一番言论说出来之后,教室内的学生们和观众们,全都目瞪口呆。

山海经中描写的竟然是真的真实存在的!

“我感觉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冲击。”

“奶奶的,秦禹老师牛逼啊,这个言论一旦说出来,绝对是一场大地震!”

“牛批牛批,在下服了,不敢再有质疑了。”

“秦禹老师还是那个秦禹老师,三言两语之间就能抛出一个令人认知遭到颠覆的消息!”

很多人纷纷惊叹,这他娘的简直太神了,这么多研究学者没发现的东西,竟然被秦禹老师给解出来了!

所有人都毫不怀疑,秦禹今天的直播结束之后,这一套言论,不仅会给文学界引发一场地震,甚至是包括史学界。

即便是山海经,其中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也绝对可以算作历史读物来看!

秦禹刺客淡淡一笑,其实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太笨,而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将名著和传说都奉为经典,捧到了一个高度,一般不会轻易去瓦解他的存在,研究的方向和路线就是不对的,所以无法发现。

他此刻开口说道:“其实,古人就是喜欢封建迷信和弄虚作假还有夸大夸张的成分在里边,在加上文言文的话,就会令人感觉十分的奇妙神奇,奉为神话也并无道理。

比如,现在的鹦鹉还有老虎,如果在古代就已经灭绝了,并且找寻不到一点痕迹的话,文明历史遭受到了断层,那么古人将会这样记载。

昆仑有鸟,色七彩,口吐人语,能飞天,可通灵。

山中有巨兽,形似猫,头生王字,体大如牛,乃万兽之主,独霸一山。

这和古人记载的手段不是一模一样吗,说白了就是鹦鹉和老虎!

然而,要是我们没见过,并且找不到这种物种,那么就会认为这是扯淡,哪有会说人话的鸟?

还有头生王字的万兽之王?”

“还真是!”

“哈哈哈,我笑了,口吐人言的鸟。”

“秦禹老师提出的假设很有说服力啊。”

“.ˇ这正如史前文明一样,文化遭受到了断层,根本无法用现有的科技去推断,理解就可能造成偏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