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1 / 2)

第七十八章:杀人还要诛心

凝光看着大家在聊天群里热情似火的讨论着「北国银行」的险恶用心,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没忍住好奇,抽空偷偷的发了条信息。

「璃月富婆」:“从潘塔罗涅所说的话中,「北国银行」恐怕确实有璃月七星的眼线。

这么说来恐怕最迟今晚,天权凝光就会知道茶室中的聊天内容。

快雨那边应该确定把钱庄的消息通知凝光了吧?”

通知凝光?

刻晴看到「璃月富婆」的提醒,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件事。

也不能怪刻晴,首先她猜测凝光肯定早就知道钱庄的事情了,也就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后面想过是不是去试探下口风,结果又因为“慈善”的问题,跟凝光在月海亭大吵了一架。

吵完之后,俩人短时间内都不想看到彼此,使得刻晴直接把试探口风的事又给忘记了。

但刻晴还是信心十足,她坚信以凝光在商业领域的聪明才智,这种各项提示都怼到脸上的情况下,不可能意识不到李烨想要干什么。

「牛杂师傅」:“放心吧,天权凝光现在肯定已经知道了!”

凝光看到快雨如此自信,开始认真的回忆起自己最近三天内的点点滴滴,确实没有受到任何的信息提示。

不过话又说回来...快雨说的也没错,自己确实也知道了钱庄的事情。

难道说快雨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告诉自己了,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

还是说她本来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告诉自己,结果正想要通过某种手段告知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猜到钱庄了,所以又取消了行动?

凝光内心大为震撼,不管是哪种可能,都可见这位快雨神龙见首不见尾,手段神秘莫测,一年前的行踪更完全是个迷,绝对不可能是民间高手那么简单。

仙人?不可能!虽然仙人行踪飘忽不定,但仙人中又有几个懂钱庄的规章贸易?

另外李烨说那份契约规章,是快雨自己用了几天的时间做出来的,现在想想简直漏洞百出。

那份契约涉及到法律、规章、后勤、安全等各个方面,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的。

哪怕是身为七星之玉衡的刻晴,在不借助帮手的情况下也做不到。起码关于律法方面的知识,以刻晴目前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有没有一种可能,契约规章也根本不是她单独所作,是背后的势力帮忙完成的?

想到这种可能,凝光拿起手机刚想给快雨发私信,询问她那份契约规章是不是自己单独所作,如果快雨回答是,那自己的猜测恐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但转念又放下了,这时候突然问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回头闲聊的时候,再旁敲侧击。

有了决定之后,凝光也加入到了聊天群的讨论热潮中。

反观这件事情的“主角”李烨,回到稼轩茶楼就开始埋头写稿子。

说到做到,这就是李烨的经商之道。

既然答应了潘塔罗涅,就必须把这件事办好,办绝!

......

存款和储蓄属于人类乃至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蚂蚁、松鼠储物过冬,雪豹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进雪里,方便明日食用。

人类更是如此,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这是多少底层璃月人赖以生存的智慧。

有储蓄可以抵御风险,有储蓄更能抓住机遇!

面对未知的机会,如果有足够的储蓄,完全可以放手去搏,哪怕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相反如果要去依靠借贷,且不说心理没底畏手畏脚,倘若一旦失败,那么赔掉可能便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所以这种稿件天然可以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和声援。

钟离看完李烨发过来的稿件,算是知道什么叫做笔杆子能杀人更能诛心。

忍不住发出感慨:「北国银行」遇到李烨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这篇稿件全篇上下没有一句贬低「北国银行」借贷服务的话,甚至通篇读起来都像是帮「北国银行」打抱不平,而且抱不平他打定了!

李烨在文章中特意说明,潘塔罗涅老爷为「北国银行」受了这么多冤屈感到郁郁不平。

认为全都是因为那些盲目借贷,又无法按期还款的老赖,才让「北国银行」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

对此李烨报以肯定,并且开始呼吁大家理性消费、克制消费,遇事不要盲目的借贷,借贷要考虑清楚是否能按时还上。

字里行间不仅在阐述盲目借贷的危害,还指出如果在此之前有足够的存款,自己做选择时会更坦然,更加游刃有余。

似乎是潘塔罗涅在扮黑脸,李烨在扮红脸,俩人一唱一和劝导大家多储蓄、拒绝风险借贷。

但问题是读者听众都是有立场的,他们会不自觉的加入个人的感情色彩进行渲染。

考虑到「北国银行」和李烨在璃月人的心中,完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以及李烨特意在某些不合时宜的段落,特意冷不丁的提起「北国银行」要做慈善。

通篇阅读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北国银行」得了便宜还卖乖;

反观李烨为了慈善事业虽然勉强给「北国银行」说两句好话,但还是恪守底线,希望借此机会为大家科普盲目借贷的危害,以及储蓄的诸多好处。

于是璃月人看来什么对手戏,明明是本色出演!

最可怕的是因为李烨字里行间都只是在引导,并没有主动说出结论,所以在璃月人看完之后,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想法是自己独立思考,并通过冷静的分析之后得到的。

真正无法戳破的谎话,从来不是没有漏洞的谎言,而是通过“不经意”的引导,让被欺骗者自己去得出结论。

只有这种结论,被欺骗者才会深信不疑,因为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怀疑自己。

凑巧的是,这种技巧李烨似乎很擅长。

......

PS:关于食岩之罚简单解释下,有读者提出来了食岩之罚并不是吃石头,而是经历自己最悲痛的事情。

第七十九章:真正的商战.jpg

李烨的文章除了给「北国银行」挖坑外,也是在给天权凝光递一份投名状。

告诉凝光,我李烨在茶室里与潘塔罗涅聊天对话,全都是虚与委蛇,根本没有一句真话。

您不能听别人说什么,得要看我做什么。

我可是大大的忠臣,没有半点的坏心思,您可不要误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