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1 /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很简单。

读者看待问题是以读者的视角去看待,作者写书是以作者的身份去写。

说的更直白一点,读者只需要为自己负责,作者需要为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读者考虑。

读者只需要讨好自己就可以了,只要自己开心,他就认为这本书写的非常好。

但作者不一样,如何能满足更多的读者的需求,是网文作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这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

写网文或者说商业网文,叫好就一定叫座吗?

反过来说叫座就一定叫好吗?

如果关注一些动漫BD的话题,都会知道一句话叫做叫好不叫座。

就是吹的人很多,但是花钱买的人却很少。

也有一些个在大家看来非常差,但是卖的就是多,最典型的就是名作之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并且都能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到了网文的时候,尤其是写网文的时候,反而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就会觉得写得好的网文就应该成绩高,成绩高的我们就必须应该成绩好。

最典型的就是大奉打更人和诡秘之主。

把这两本书拿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会说一句我诡秘之主,堂堂大好男儿,羞与你大奉打更人为伍。

对闺蜜之主的评价基本上是极尽赞扬,对大奉打更人则是各种贬低。

那么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样有问题吗?

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论质量的话,单纯说是双网文的质量。

大奉打更人,确实远远不如诡秘之主。

这点我相信卖报小郎君自己也很清楚,也并不会否认。

但如果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尤其是商业作者角度来看这件事儿会发现,这两本书的成绩其实是差不多的。

都是第一批过10万均订,现在大概都是十七八万均订,并且同时有望突破20万均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很容易理解。

首先是受众群体的多寡。

大奉打更人的受众群体,绝对是要远远比诡秘之主多的。

这既得益于题材,东方玄幻确实要比西幻受众更多。

如果不是的话,西幻也不会说是日落西山,江河日下,几乎黄土都埋过头顶了。

可能不是有人不知道,诡秘之主的分类其实是在玄幻,而不是西幻。

其次,大奉打更人的故事基调也更受大众人喜欢,诡秘的话则因为比较压抑,沉闷,会筛选出很多小白读者。

这个读者对这本书的满意程度,不管是80%还是90%,还是100%,只要超过他们内心的及格线,也就是60%他们就会订阅。

而且只能提供一个订阅。

这样就很清楚了,一本书哪怕让10万个人100%满意,跟另一本书让10万人60%的满意,那么他们的商业成绩其实是一样的,都是10万均定。

当然口碑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说诡秘之主的口碑,要远远比大奉打更人要强。

说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大家应该也已经清楚了。

一本书成绩的好坏,一方面要取决于这本书的质量,因为读者是要掏钱看书的,你至少要满足他的基本需求也就是说60%的满意,他才可能会掏钱看书。

如果你这本书的质量实在是太差了,差到对方连掏钱的想法都没有,那也就无从谈起赚钱。

其次如果你这本书只能让少数几个人满意。他这些人把你视为神作。

但是仅仅是几个人掏钱,成绩自然要好不到哪里去。

这里面就需要提出两个人。

《斗破苍穹》的作者天蚕土豆,以及《闺蜜之主》的作者潜水的乌贼。

我觉得这两位作者是网文的两大代表。

其实还有一个唐家三少就不了,因为他的情况比较特殊。

都不评价他的书写的好不好,只是他的那种运营方式,早就超脱了网文的范畴,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

天蚕土豆的特点就是,保证自己的小说,质量在能让读者愿意掏钱的前提下,涵盖最多的读者群体。

潜水的乌贼的特点,则是保证自己的小说,能覆盖一部分网文读者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网文质量。

从结果来看,天蚕土豆靠着网文能够稳定年入过亿,哪怕他多次说过,如果有钱的话就订阅个正版,没钱的话看盗版也无所谓。

但天蚕土豆的书正版的订阅量,还是远远超过诡秘之主。

反过来说,潜水的乌贼写出了诡秘之主,这种对于网文来说堪称网文巅峰之一的作品。

两个人追求的道路不同看,从结果来说两个人都是成功的。

对于读者来说,肯定希望看到能让自己百分之百满意的网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对于作者来说,需要考虑的是让大部分人满意,而不是极个别的人。

潜水的乌贼新书长夜余火,在某些对上电波的读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满意的网文,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商业成绩,几乎可以说是用滑铁卢来形容。

我前段时间看的是长夜余火,凭借着诡秘之主的热度,首订居然只有两万多。

写到快完本儿的时候,长夜余火的均定甚至比首订还要高。

甚至很多乌贼的老粉,对于长夜余火都非常有意见。

说这个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哪怕是对于乌贼这种级别的作者来说,只讨好小部分读者,在大众的口碑眼里,这里的大众是指其他的老读者,这本书的质量也是不及格。

讲这些的原因是想告诉大家,读者和作者视角是不同的。

当读者准备成为一名作者的时候,首先要摆脱的是自己以往还是作为读者的心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