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再叫削月筑阳真君和理水叠山真君把留云借风真君带走之后,李烨又想办法把荧和派蒙支开了。
虽然荧和派蒙对于李烨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但是李烨表示在归离原,哪怕是岩王爷复活,那也得听我的!
其实钟离不仅在归离原得听李烨的,在璃月港也得听李烨的。
倒不是因为别的,作为璃月的新岩神,让你这个往生堂的客卿稍微为璃月百姓们稍微多做点工作,委屈你了吗?
如果委屈了,那问问璃月居民们委屈没。
钟离很想说,自己为璃月已经兢兢业业工作了六千年,奈何他没办法表明身份。
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享享清福,结果你还叫我继续出来工作?
委屈!
很特么的委屈!
然而这种话没办法说,说了的话等于直接一个自爆。
所以哪怕钟离再怎么不情愿,有时候该做的还是得稍微做一点,毕竟...至少还有乐子可以看嘛。
荧和派蒙被暂时“赶”出去了。
然后李烨便对甘雨说出了自己刚才的猜测。
“小美,你刚才听到留云借风真君说的话了吧?她说,荧和派蒙带着岩王爷陨落的消息去绝云间的时候,留云借风真君表示自己当时差点真的被骗了。”
听到李烨的提醒,甘雨微微一愣说:“你的意思是说,岩王爷没有陨落?”
甘雨愕然的看着李烨,她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
准确的说是没敢想过这个可能。
就像有些人特别喜欢某件东西,但为了克制自己,反而尽量的不让自己去触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克制的能力。
同样的,甘雨也不敢去想这种可能,因为一但想的话,满脑子都会觉得岩王爷肯定没有死!
任何一点点疑惑,都可能被自己认为是岩王爷还活着的证据。
仿佛疑邻盗斧似得,在这种奢望中,逐渐失去判断的能力。
因此甘雨宁可从来不去想,岩王爷还有活着的可能。
但是听到李烨这样一提醒,甘雨发现从留云借风真君表达的意思来说,似乎确实有这么一点点苗头。
李烨见甘雨错愕的表情又解释说:“小美应该还记得,我以前分析过说,对于岩王爷之死后续的处理,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的表现明显不对劲。
有点过于的敷衍了,仿佛根本没有把岩王爷之死当回事,甚至是想要把这么大的事情直接搪塞过去。
那时候我怀疑是璃月七星或是三眼五显仙人内部,可能出现了叛徒,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我的判断可能有误。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全都没有问题。
他们对岩王爷的态度也没有丝毫变化,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对岩王爷的死毫不在意?
答案似乎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岩王爷根本没死!
换句话说,如果岩王爷没有死,那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的行为,就完全说得通了。”
甘雨听李烨这么一讲,顿时觉得有道理呀!
以前甘雨也觉得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对于岩王爷之死的态度过于的诡秘,完全说不通的样子。
但那时候确实没有多想,现在又听李烨这样分析之后愕然发现,如果岩王爷真没死的话,之前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所有诡秘的动作,都有了解释。
第八十二章 钟离怎么可能是岩王爷!???
因为岩王爷没有真死,所以确实没必要把事情搞得特别隆重。
毕竟送仙典仪搞得越是隆重,那么给璃月带来的动荡也就越大。
其他国家神明陨落的时候,那都是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当然这些形容当地居民内心的。
基本属于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很难缓过来的,这还是有新神继位的情况下。
哪怕说什么尽量减少岩王帝君之死,对璃月居民造成的影响,那也不太现实。
只有国家动荡,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时候,才可能会选择秘不发丧。
如果一个国家局势稳定,是不可能这样大题小做的。
别说甘雨没有见过了,李烨用自己稍微还算丰富的历史知识,稍微回忆了一下,至少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驾崩是关乎全国的大事。
尤其是帝都,哪怕再怎么大事小办,哪怕皇帝再推崇节俭,动静都不可能下得了。
这属于政治问题,不是以个人意愿能转移的。
原因到挺简单的,怕被喷。
岩王帝君为璃月操劳了数千年,可以说璃月能有今天,完全是岩王帝君的功劳,现在岩王帝君意外陨落,然后送仙典仪随便糊弄一下就完事儿了?
什么意思?
看不起岩王爷?
还是觉得岩王爷的死,根本不值得大张旗鼓的操办?
逆臣!逆子!逆民!
喷!使劲的喷!
别说岩王帝君死的毫无征兆,哪怕岩王帝君临死之前,特意交代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一切从简,但至少璃月七星和三眼五显仙人没有造反的想法,这个一切从简都不会太简。
谁愿意被喷啊,而且搞不好还要被记入史书,遗臭万年的。
但从结果来看,送仙典仪是钟离和荧操办的,过程非常简单,也没有多少人观礼。
如果说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的大张旗鼓的操办,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后面怎么都得再补上吧?
然而什么都没有。
这就很奇怪了。
其实李烨的推测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
当初岩王帝君陨落以后,钟离邀请荧和派蒙帮助自己筹办送仙典仪。
并且认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送仙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