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2 / 2)

杜月皎小声道:“嗯嗯!”她也觉得,还是去收集朱红果跟安全些。

两人转身要走,香菇猛然一扑,抱着师皓的脚来:“不要啊!”

师皓拖了她两步,无奈停下:“香菇姑娘,山上到底有什么?”

香菇小声地道:“也没有什么……就是鬼多了点!”

这还叫没什么?

杜月皎见她抱着自己情郎的大腿,有些生气。

她一直都不怎么喜欢香菇,觉得香菇不爱干净,整天脏兮兮的。

现在她还抱着师大哥的大腿来。

她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你这么想要我们跟你一起去。”

香菇委委屈屈地道:“里头有离魂泪……那是我要的、进阶的仙材。”

杜月皎疑惑问道:“有这种仙材吗?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忍不住看向侯伯民。

侯伯民呵呵地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一些左道旁门需要的仙材本就奇怪,有人需要这种东西也不是不能理解。”

师皓无奈道:“罢了,我们就去看看吧。”毕竟,在巴山的时候,香菇帮了他大忙。

如果不是香菇抢先解决掉“鼎定峡关”赵玄鼎,他们怕是还没有那么容易取胜。

香菇继续抱着他的大腿:“嗯!嗯!”

杜月皎咬了咬嘴唇……你还抱?

既已决定下来,四人开始上山。

常白山的另一侧,山腰处,一群蛮兵从拉上山的马车里,拖出一具具尸体。

尸体齐齐整整地摆放在地,足有上百具之多。

这些尸体都是山外的平民百姓,其中并无老人,但却有不少孩子。

他们大多都是死于刀枪,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惊恐,内中有一名女子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身上伤痕累累。

虽然已经死去,别人也还是无法将那孩子从她的怀中分开。

有长枪,将母子两人一同刺穿。

周边村镇的男子或是被当成乱军杀害,或是把作为壮丁拉走,因此这些尸体又以女子和孩童居多。

—名青年,大约二十多岁,身穿锦袍。

他额头较窄,下巴尖长,眉毛极粗,一眼便能看出并非华夏血脉。

他的体型壮硕,双臂肌肉虬结,显然练有某种强悍外功。

旁边还有一名老人,那老人满头白发,白发很长,却是向后扎在一起,犹如马尾。

将尸体放下后,那些蛮兵很快地就退了开来。

那锦袍青年摆了摆手,有四名壮汉抬着一个大鼎,放在那群尸体间。

那鼎虽然只有一人高,但非常地宽大。四名壮汉显然都是修炼外功的武者,却也是费尽力气方才将它抬到这里。

他们将大鼎放下,鼎盖与鼎口间,有八枚铆钉。

四名壮汉小心翼翼地,将铆钉卸了,然后转身就跑。

嘭,圆形的鼎盖,在一股大力的冲击下飞起。

鼎盖在空中翻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往下掉,咣当一声,鼎盖砸落在地。

青年、老人以及那些蛮兵,一边退开,一边看着鼎口。

青年与老人依旧淡定,那些过往杀人如麻的蛮兵此刻看上去神情却是颇为的不自在,甚至是显得有些恐慌。

有什么东西从鼎身中爬出。

震耳欲聋的吼声由之响起,方圆十里群鸟惊起,野兽奔逃。

“那是什么声音?”杜月皎心惊肉跳地问道。

侯伯民侧耳倾听:“好像是人的吼声,又好像是野兽的吼声。”

这声音像是从山的另一边传来,让他们感觉,整座山都像是在跟着这吼声而摇晃。

他们静了一下,吼声很快地又消失了。

师皓道:“或许是野兽引起的回声?也可能是大风吹过风穴的声音。”他并无法做出太多的判断,只能勉强猜测。

顿了一顿,他道:“总之,我们还是小心一些。”

常白山很高,到了傍晚,他们方才来到山腰的太白池。

“明天……明天我们再上山。”香菇低声道,“白天可能好一点。”

杜月皎忍不住问道:“这’好一点’到底是什么意思?”

香菇使劲点头,看上去却像是给她自己打气:“就是好一点。”

杜月皎嘀咕道:“跟没说一样。”

师皓笑道:“总之,我们天亮后再走,到了山顶,一定要小心。”

侯伯民手持旱烟,笑道:“小心是肯定要小心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小心些什么?”

这个却是没人回答。

就因为不知道该小心些什么,反倒让人心底发毛。

月亮虽然升起,却是弯弯的月牙。

他们离开巴山后,虽然日月兼程的赶路,却也还是花了四天时间。

此刻乃是八月初五,离中秋月圆之夜不过就是剩了十天的时间。

月光不够明亮,使得太白池那镜一般的池面也显得灰暗了许多。

今晚的夜空云遮雾挡,他们虽然在山腰上,也看不到多少星辰。

找了一个地方升起篝火,吃了些干粮,然后便轮流守夜、歇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