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1 / 2)

箍在兵器上的手指崩起虬肉,锋刃带起的劲风淹没在愤怒的吼声中

这是一场恶战,她的飞刀很快用尽,那本是锋利的柳叶刀也开始卷了。

她的身边都是血,无止境的血。

赶来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漫山遍野都是人影。

大半天过去,这漫山遍野留下的,又都是尸骨。

——

山的另一边,一名穿着粗布棉裙、个头矮小的“少女”,正在等待着她派出的探子们的回报。

东白岭的那一场恶战,即便是对主持着整个邪莲宗之情报工作的她来说,也是出乎意料的。

但龙妞知晓,这一场战斗,有极大的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局势。

在她看来,在毫州城外发动这场袭击的那些武林中人,全都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而这些莽夫,又将更多的山寨卷了进来,同时引来了大量的蛮军。发动这场大战的,有两个人,一个名为姜一然,一个名为张有诚。

这姜一然在武林中略有一些名气,但也不是什么高手。

他曾经是暗雷会的一份子,参与过争夺封神石的战役,后来也曾响应过太素仙阁仙子云彩遥的号召,杀进过霸王地宫。

至于那张有诚,在江湖上,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

但却是这一场恶战的关键。

张有诚的父亲,乃是龙虬岭的张九四。

张九四曾试图联结龙虬岭二十九寨,起兵抗蛮,攻打高邮。

然而还没有等他真正起事,月可台家的公子月崇亮便已提前觉察,白阳军突然杀至,内中有高手,将张九四斩杀。

张九四原本亦是暗雷会的一名舵主,在他死后,张有诚继承父志,继续联络各路义士。

伏世缘旧部剩下的极少数的那些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接连惨败后逃亡至此,两方人马汇集在一起,不知不觉间,暗中竟又窜成了—股潜藏在蛮军眼皮底下的反蛮势力。

龙妞对这些人,并没有太多的指望。

毫无疑问,这些人是义士,是侠客。

但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无头苍蝇般乱窜,虽然一意抗蛮,却全无章法。

失败与逃亡,是他们的家常。他们无数次亲眼目睹蛮军的残暴,除了抗蛮这一大义绝不改变之外,在她看来,其它全然不值一提。

这一趟,席卷长河以北的大战,是由隋州和光州打响的。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搞不好连隋州和光州在东南还是西北都弄不清楚。

在东白岭这种地方袭击蛮军粮草,进而重新杀向龙虬岭,在龙虬岭聚众抗蛮。

这等自杀性的行径,但凡对蛮军的军力布置有一丁点的了解,也绝对做不出来。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个时候在淮水下游“中心开花”,对洞庭军是极度利好的。

如果这些人真的在龙虬岭站稳脚跟,哪怕只是十天半月。

也能够让洞庭军有更多的机会守住隋州与光州。

最终,这些人会死,在蛮军的包围中,他们将会死尽死绝。

洞庭军将会因为他们而成功地守住隋州与光州,黄天军、龙凤会都将因为蛮军后方的这一场动乱而受益。

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去做那些不可能成功的事,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这一次,他们依旧会失败……却将奠定整个大局的胜利。

——

龙妞的情报花费了不少力气,才穿透蛮军的包围圈,呈送到洞庭军的魔帅面前。

龙虬岭起义,这样的消息,让师皓颇有一些错愕。

但凡对局势稍有那么一些了解,都绝不敢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于那种绝地起事抗蛮。

围攻隋州的蛮军将有一部分被迫调防,北边的蛮军也会滚滚而下,最终,那些起义者能够活下多少人,真的不好说。

更有可能的是……一个也别想活着逃出来。

议事的大殿里,他将地图摆放在矮案上,直接盘膝坐在地上,看着地图。

隋州的位置、楚州的位置、巢湖的位置……龙虬岭的位置!

他在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

这批人帮助了所有人……但却是谁也无法帮助他们!

大战依旧不停,随着春雷的第一声炸响,淮水上下游,尽皆卷入战火。

形势之乱,到后来已无人能够看清。

但正如师皓所判断的,在坚守了七天之后,龙虬岭的义军全数尽灭。

黄天军成功攻下了楚州,淮水上游的蛮军被迫回防。洞庭军不但成功地守住了隋州与光州,甚至已开始进一步向颖州进发。

楚州的丢失对蛮军来说,威胁极大,这意味扼守着大运河的高邮城,暴露在那黄天军的攻击之下。

洞庭军与黄天军在战略上,已开始首尾呼应。

龙凤会却依旧没有能够打下巢湖,还在与庐州的蛮军纠缠。

蛮军犹如一条长蟒,虽被洞庭军与黄天军扼住头尾,龙凤会却未能趁机将这条长蟒拦腰而断。

于是淮水及其周边的大战,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起来。

正月初一,本该是新春之际,这场爆发的战争到了极致,洞庭军攻下颖州。

正月初二,紧靠秦岭的宋州,有宋州最大的帮派和合帮爆发起义,连克诸镇。

正月初三,至少有八处抗蛮势力,在秦淮各处起义,烽烟四起。

正月初四,大兴城天地帮杀官造反。其后,巴山、南山尽皆起事,反蛮浪潮快速扩散。

蛮廷置其它各处叛乱于不顾,兵力汹涌而下,全力平定淮水。秦岭以南、长河以北,蛮军之兵力已达八十万之众。

洞庭军也在快速吸收周边的反蛮势力,兵力达到十五万,改旗号为“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