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 / 2)

却不曾想叶白摇摇头道:“没什么突破,但有了一点思路,还需要实验确认才行,你就不要着急了。”

听到叶白的话,向蓝天也不失望,设计研发从来都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这种高难度项目。

叶白能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中便有了初步的思路,已经很令人敬佩了。

向蓝天就项目的事情又和叶白聊了一会后,便离开了。

相对于每天只需要做研究的叶白,向蓝天的事情则更多更复杂,不过单从技术上考虑,他可能是整个项目组中最为轻松的那一个。

向蓝天走后,叶白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突击队的降落装备是此次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当前最大的困难则是材料问题。

系统给出了四个前置技术,其中三个都和材料有关,由此便可知其重要性。

0327位于山体内部,又不知深入到地下多少米,因此难以分辨白天黑夜,只能通过时间。

叶白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时才去食堂弄了口饭吃。

考虑到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混乱的时间观念,食堂24小时有人待命。

除此之外还专门配备了保健医师,只不过叶白比较年轻,也经常锻炼,身体很好,并不需要保健医师时刻跟着他。

在吃完饭后,叶白没有回到自己的实验室,而是去了另外一间更为宽阔的实验室——船坞。

船坞自然是造船的地方,但这艘船,却是宇宙飞船。

说宇宙飞船肯定是夸张了,其实这是轨道空降突击队项目中另一个重要的点,轨道航天飞机。

负责人是每次见到叶白总会戏称他为“现代机甲之¨々父”的赵老。

赵老是搞运载火箭出身的,经验丰富,学识渊博,但也上了年纪。

也正因此,这个时间点赵老早就被保健医师催着休息去了,只有几个比较年轻的工程师在测算着什么。

说是年轻,但其实人均40岁,远比叶白要大,只不过放在科研领域里,40岁算是壮年。

“叶工,又来看飞机啊!”一位工程师打着招呼道。

“我就随便看看,你们不用管我!”

叶白一边说着,一边围绕着这架连三分之一骨架都没有航天飞机转了起来。

这架还未造出来的航天飞机被项目组暂定名为“致远号”,具体含义不知,似乎和某颗行星有关系。

致远号将采用核动力,在进入预定轨道后,能够如同卫星一般巡航。

和一般飞机不同,致远号将采用和火箭绑定在一起的方式垂直发射升空,在进入外太空后,会抛弃火箭。

叶白几乎每隔三天便会来看一看致远星。

一方面是纯粹好奇,另一方面则是致远星将搭载他的降落装置,所以必须提前知晓其整体布局。

在看了一会后,叶白来到一位工程师的身旁,确认对方没有在忙碌后,询问道:

“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还顺利吗?”

这位工程师对着叶白摇摇头,苦涩的道:“还有很多技术难关待解决,不过大的框架已经定下了,虽然不是很顺利,但多少能看见一些希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