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1 / 2)

小秋学姐显然也看出我在纠结,笑了笑说道,“好吧,其实我知道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先别想吧,听我说一下小宁的事。嗯……小宁家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

听到学姐的问题,我摇摇头。我和宁仪学姐现在的关系,大概只能是有着一个共同秘密的普通同学,这些问题我也没资格去问。

小秋学姐喝了一口可乐,润了润嘴巴,似乎准备长篇大论的样子,“小宁的爸爸是外交部的官员,她的妈妈则是挺有名的作家,也是某个作家协会的会长。

有这样的背景的孩子,要是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很可能就会被写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她从小很难得到父母的爱吧?”

我点点头,等待学姐继续说。小春学姐在一旁喝着水果茶,静静的听着。

“但是现实肯定不会这样,毕竟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普遍的。接下来要说的只是我片面的推断,但应该也不会离问题的重心太远。”小秋学姐停顿一下。

看小秋学姐的架势,似乎要说一些严肃的事情,但是看她的表情又不像。

“小宁的父母很爱小宁,从小就陪在她的身边,就算是在外国长期出差,也会带着小宁。

但是我刚刚说过的,小宁父母的职业有些特殊。外交官和协会会长……

总是得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事肯定很麻烦,所以呢,小宁的父母从小就尽量避免小宁去接触这些事情,希望她毫无负担的成长。”

小秋学姐娓娓道来,我陷入了思考,但是还是没想明白小秋学姐到底想说什么。

不过其中有一点我倒是很好奇,向小秋学姐问道,“小秋学姐怎么了解这么多宁仪学姐的事情?”

小秋学姐愣了愣,“我没跟你说过吗?”

“说过什么?”

“我是小宁的亲戚,也不知道是什么辈分,要是认真算一下的话,可能我还得喊一声小宁做姑妈什么的……

反正乱七八糟,小时候跟她玩过一阵子。在小宁上高一的时候,她从其它地方搬回了牡丹市,现在住我家隔壁。”

原来小秋学姐和宁仪学姐是亲戚,之前完全没听说过……

“我刚刚说到哪来着……”小秋学姐回忆一下刚刚说的话,然后继续说道,“小时候小宁一直转学,很少有相处时间较长的朋友。”

小春学姐听到这里,会心一笑。看来接下来,应该就是小秋学姐想说的重点了。

小秋也是微微一笑,“小宁与人交流甚少。所以……你看到她平常的高冷,只是她不擅言辞而已。”

……

我有些惊讶。原来这就是小秋学姐所说的,宁仪学姐高冷外表下的另一面吗?

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我对学姐的印象,毕竟不善言辞的高冷依旧是高冷……并不能解释我的困惑——那天我看到的,学姐那个似乎有些可爱的表情;

“没想到吧?”小秋学姐向我笑了笑。

“嗯……没想到。”我点点头。

小秋学姐眼睛带着笑意,饶有深意的继续说道,“而且这并不是小宁看上去冷冰冰的主要原因哦?”

听到这句话,我愣了一下。这还不是主要原因……难道我刚刚听漏了什么吗?

“想知道吗?”

“想。”我点头。

小秋学姐咧牙一笑,“再来一杯可乐谢谢。”

可恶,居然趁火打劫!

“喝这么多可乐可是会变胖的哦?”我撇撇嘴说道。

“美少女都不会胖的,放心。”

都大学生了,还美少女,过两年就过期了。我在心里默默吐槽道。

小秋学姐瞪了我一眼,感觉敏锐,“我怎么觉得小白你在想一些失礼的事情。”

“没没没,我现在去买。”我连忙点头。

小春学姐也举起手,“加一!”

被敲诈了……

把可乐买回来,小秋学姐喝了一口,露出了舒服的表情。

“咳咳。”

小秋学姐清了清喉咙,稍稍坐端正一点,应该是接下来要说的话很严肃。

“小宁她啊……其实是个天然呆。”

第十二章 天然呆

“天,天然呆?”

一时间,我脑子混乱,居然不太懂小秋学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当然明白天然呆的含义,只是宁仪学姐怎么也不可能和这三个字搭上边。

宁仪学姐的学习成绩是年级第一,而牡丹高中是牡丹市最好的高中,也就说约等于全市第一。

在成绩公布展示板上,宁仪学姐无论文理科目,每一科的成绩都是顶尖水平。

而且上次和学姐去找打印店的时候,学姐仅仅是依靠细致的观察,很轻易就能看出两家打印店的老板是夫妇。

小秋学姐应该是在开玩笑吧……

“我没在开玩笑哦?”小秋学姐很简单的就看懂我在想什么。

我求证一般看向小春学姐,小春学姐也对我点点头,“我是不懂啦,明明小宁这么可爱,大家偏偏都说她高冷,难以接近……”

“不不不,这很奇怪啊。”我连忙摇头,难以置信。

怎么这两个学姐说话的语气好像稀疏平常一样,这明明很难相信,那个知性高雅的宁仪学姐是个天然呆什么的。

小秋学姐咬着吸管,“很奇怪吗?哪里奇怪了。”

“宁仪学姐,天然呆,宁仪学姐,天然呆……”我用手指胡乱比划,整个人不知道做什么反应。

小秋学姐看着我的反应,脸上露出有趣的笑容,“我说的天然呆的意思,不是说小宁笨……相反,小宁聪明得过分,学习自然不在话下,常年得各种奥数和作文的竞赛奖项。”

我愣住了,“那……”

“我刚刚跟你说过的呀。”小秋学姐看撇了我一眼,缓缓解释道,“小宁的父母溺爱她,从小就尽量不让她接触交际的场合,再加上因为从小到处转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