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张织树转开头,像是忍不住般轻轻一笑。
他的动作让我疑惑,不过我也不能让自己的气势落了下风,只能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饮料,以掩饰自己的不安。
其实我现在很紧张,眼前的人,毕竟是一个比我大四岁或五岁的学长。
而且还是首都戏剧学院的高材生,也不知道自己强装出来的镇定有没有被看穿。
“既然你能知道我向小宁告白这件事。也就是说,你跟小宁之间的关系并不差。”
张织树自言自语般说道,然后看向我,面带微笑,“这样吧,我把我的事情告诉你,你也把你和小宁之间的事情坦白,怎么样?”
把我和宁仪学姐之间的事情告诉张织树?这怎么可能,学姐找假男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
“我先说吧。关于你要不要跟我说,你可以听我说完后再做决定。”张织树看我并不情愿,便自顾自的说道,“不过其实也没什么能展开说的……我对小宁,并没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
张织树这句话,瞬间让我的瞳孔放大了几分,心理活动犹如被海啸冲击过后的海滩一般,不知所措并且乱七八糟。
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复下来。
他说这番话,很可能只是骗我,让我说出我和学姐之间的事情罢了。
意识到这点,我恢复平静,“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否假话。”
张织树似乎在犹豫,似乎在组织语言,端起杯子把咖啡分几次喝完,然后才开始缓缓说道,“我和姗姗是邻居,跟小宁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相识了,这样的情况应该算是人们所说的青梅竹马吧。”
“我当然是喜欢小宁和姗姗的。但是关于喜欢这两个字的情感是等多种多样的,我对姗姗和小宁,就是兄妹一般的感情,别无其它。”
“就算是关于爱情方面的喜欢二字,也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对象,心里和生理两者皆有之,不能按照个人标准去一概而论。”
“比如性取向。”
第三十七章 关于天然呆
我小小的脑袋里冒出大大的问号。
这个情况要怎么应对……我这十几年的人生并没有遇到过这情况。
我的脑子里的代码行里,似乎乱入了一行奇怪却又简单的数列,让我无法继续运算。
我一直所想像的大boss,原来是攻击力和防御力都是零。
所以张织树拒绝了于珊珊,所以张织树向宁仪学姐告白,所以学姐跟我定下了假情侣的约定,所以张织树让他的两个同学演戏吓唬我……
如此想着,我脑子里的内存已经不够了,数值溢出,精神突然陷入了一片宛若无垠宇宙一般的空虚。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
恍然之间,我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把怀里的书包抱紧了一些,警惕地看着对面的张织树。
张织树看到我的反应,苦笑一声,“白同学别紧张,虽然说我的取向如此,但我并不是那种广义上的取向,我对广大的男性没那种兴趣。”
我有点呆滞,“啊?那……”
张织树轻叹一口气,“我喜欢的,只是针对特定一个人而已。无论他的性别是什么,只要是他,我对他也是一样的感情,只是他恰好是这个性别而已。”
张织树说着,从口袋里把手机掏了出来,点到相册页面,把手机放到桌面上朝我推过来。
见状,我低头看向手机屏幕。
屏幕上是一张二人照,左边是微笑着的张织树,右边是一个头发微卷,带着眼镜,看上去相当冷静的大学生模样的人。两人站在教学楼前,像是被人抓拍到的样子。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你们两个现在是在一起吗?”
张织树脸上的表情浮出一丝苦涩,摇摇头。
看着他这幅模样,我挠了挠脸庞。我没见过这种事情,就算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了个所以然。
“后面的事情你应该也听小宁说了吧?”
张织树把手机拿了回去,表情恢复如初,“今年暑假的时候姗姗突然向我表白,我拒绝她的时候,下意识地就用了以前的借口。
但是姗姗是知道我平时熟悉的女生只有她和小宁的,所以我迫不得已,只能将错就错,说我喜欢的人是小宁。”
我好像慢慢想明白了,不过还是有些不懂,“那万一,宁仪学姐答应了你怎么办?”
张织树微笑一下,“我跟小宁从就认识,她单纯易懂,当然知道她只是把我当哥哥而已。”
“所以你也知道于珊珊学姐喜欢你?”
“嗯。”张织树点点头,“只是没想到她能考上首都戏剧学院,也没想到她会这么突然向我表白。其实我申请了交流项目,演完这个月的剧后就去意大利,大概去个三四年,想着回来的时候,姗姗在大学期间应该也找到男朋友了。”
说到最后,张织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我沉吟片刻,“那为什么不考虑,直接跟于珊珊学姐说这件事呢?”
张织树愣了愣,“这个情况,就像是得了癌症晚期,在路边跟陌生人闲聊,也许能说笑般跟他说这件事。但是当你回到家,面对你的朋友亲人的时候,你便无从说起,畏首畏尾。”
“而且就连我自己,也无法正视自己,更何况是他人。”
张织树看着窗外,神色复杂。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跟着气氛沉默下来。
“该你说你和小宁之间的事情了。”片刻后,张织树转过头看着我,“当然你不说我也不会勉强。”
我低头看着面前的茶杯,静静地思考了十分钟。
张织树看上去并没有说谎,而且一般说谎也不至于到这个份上……
我一边观察着张织树的表情,一边缓缓说着,“我和宁仪学姐是假扮的情侣。因为你对学姐告白,然后学姐顾及你和于珊珊两人之间关系,找到了我,向我说了这个提议。”
张织树苦笑一下,“果然是这样。”
“你早就猜到了吗?”我问道。
“刚刚你说了我拒绝了姗姗这件事的时候,我才想到的,也只有这么猜才能解释。”张织树解释道,“按照小宁的性格,一个月就能有个能挽手的男朋友,实在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
意识到自己已经露馅,我有些不好意思。
“我去意大利,最不放心的就是小宁。”
“她不善社交,不太懂察言观色,心思单纯。她总以为把所有事情做到最好就能跟他人接近;
学习第一,约定也都是第一个到;在各种小事上心思细腻,喜欢默默地把所有事情做好,又总是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