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偌大的草原,李二是想要全部养上牛羊,让大唐不缺牛羊肉的可能。
在那里别说是几万头牛羊了,养上几百万头都不难。
原本李二是心理打算都护府里的府兵来负责养殖,顺便发挥出防卫的作用。
配上一个鹰隼果实能力者,一两万的府兵,也能够轻松将草原上几千里的防线防守的很好。
顺便安排府兵们放牧,能帮忙养殖出几十万几百万的牛羊出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而以往府兵种地来养活自身,减少财政收支的府兵制,北方草原上的伏兵制度,明显不符合现在的状况了。
有了四种高产粮食的种子,李二相信明年不差粮食。加上国库充沛,养活几十万士兵不难。
“朕 也愁啊。”
要是不能解决牛羊需求的问题,他卖出去的草原相当于没什么作用,指不定在长安会引发什么民愤。
为此,他可是在前段时间卖草地敛财了几百万贯。
“陛下,要不咱们去问问国师如何?几十万牲畜的缺口,或许他有办法给补上。”房玄龄道。
“怎么能因为一点小事劳烦国师。”李二摇头拒绝了房玄龄的提议。
上次修路劳烦陆修,陆修特意给了他十几颗果实,感觉已经够麻烦陆修了。.
第287章
“陛下,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求见。”礼部卢宽汇报。
“哦?吐蕃使臣他们没有回去吗。”长孙无忌突然双眼一亮,“陛下,臣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无忌,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对于自己大舅子的“奇思妙想”,李二是很佩服的。
“咱们长安没牛羊不假,但是……吐蕃和西突厥,以游牧为生,他们的牛羊想必会十分充裕。”长孙无忌笑道。
“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卖给我们一批。”房玄龄点头道。
有了门门果实,从他们手上购买其实很方便。
“陛下有所不知,那个吐蕃使臣明显不是什么好东西,惦记我们大唐的造纸术和织布术。而西突厥的使臣则表现得比较直接,想要各种的铁器。所以我们要是拿粮食,铁矿换25牛羊,西突厥他们绝对会非常乐意。”礼部尚书卢宽道。
北方资源贫瘠,那里没什么铁矿等矿产资源,也没有什么能工铁匠,觊觎大唐武器也可以理解,甚至是铁锅都想捎几只回去呢。
“陛下,万万不可。大唐的铁器,怎可卖给西突厥,岂不是养虎为患。”李靖摇头。
“如果价钱可以,也不是不行,朕如今有门门果实,有十几个猎豹果实能力者,六七个鹰隼果实能力者。朕即使卖给他们铁器,他们也不是对手。”李二自信道。
“可是任由其发展,在北方短时间互相没什么,但长期以来,绝对会成为大唐的威胁。”李靖道。
“呵呵,朕怎么可能任由他们壮大。”李二冷笑。
手上拥有门门果实,他下一个目标是拿下西突厥,控制河西的那一片宽阔无比的土地。
虽然河西不算什么富饶的土地,但那里能衔接西域的门廊。
西域富饶,一匹布能在西域卖的高价,所以才被命名为丝绸之路。
至于吐蕃国,心里没怎么放在眼里。在高昌国的位置,地势高昂,估计相当苦寒。
“宣他觐见。”李二道。
“是,陛下。”
得到了李二指示,太监将禄东赞带了上来。
禄东赞此时算是第二次觐见李二了,第一次是希望能跟大唐签下盟约,但被李二晾了一两个月。
“吐蕃使臣禄东赞,拜见大唐皇帝陛下。”年仅二十岁的禄东赞,或许饱经风霜的缘故,比较显老。说他是三十岁,估计都会有人信。
“免礼。”
“大唐陛下,今日不知能否给禄某一个准确的答复?”
“联姻一事,免谈。朕不会乐意让朕的公主,嫁到山高苦寒的吐蕃。至于盟约,朕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高额的盟约费。
李二可是记得当初渭水之盟,他付出了多高的代价,才让突厥十几万大军退兵。
此次跟吐蕃签下盟约,自然让他们以牛羊来支付,三十多万头牛羊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第二个,自然是称臣。吐蕃立国,必须要向大唐俯首称臣,而不是互为同盟的关系。
但李二将两个苛刻的条件说出来,让禄东赞脸色不由一片发白。
禄东赞怎敢擅自答复,如果传到吐蕃,他绝对会被吐蕃人唾骂,和卖国有什么区别。
可要是不答应李二的条件,禄东赞不懂李二的决心有多大。
万一大唐要派兵攻打他们吐蕃,以他们吐蕃如今的实力,完全没法抵挡。
或许刚开始以为距离大唐好几千里,以吐蕃易守难攻的地势,大唐也很难攻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