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 / 2)

而开放岭南地区,开荒出来土地会属于百姓所有,是对于大多百姓来说的利好。

尽管跨越一次的路费要10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想到开荒出来的土地会属于自己,每一个百姓都是充满了干劲,想要开垦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

甚至有一部分贫穷的吃不上饭的佃农,直接是想要移居到岭南地区。

黄忠宁便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一家来自长安城长安县城的小乡村。

原本算是小有资产,因为历经了旱灾,蝗灾,不得不将手上的田产全部变卖,一家七口才能撑到今年。

当发生了灾难,世界上的穷人会灭亡,中等资产门会开始变得贫穷,例~如黄忠宁一家。

相反有钱人会愈有钱,从古至今一直不-变。

“孩子他爹,开垦出来的土地,真得会属于我们的吗。”得知此事的黄妇,不免有些担心。

花费了两天,黄忠宁和他老爹两个人在一个山腰上盖了几间茅草屋,算是暂时是能在岭南安身立命。

“官府发了公告,应当不假。呵呵,咱们一家虽然一共花了七十钱,跑来了岭南地区,但如果能开垦出十几亩良田出来,咱们一家七口日后不愁没饭吃。”黄忠宁高兴道。

“是啊。咱们可要快以点占好位置才行,长安城已经有好多的百姓打算移居岭南。单单咱们的村里,便有二十几户了。”黄父缓缓道。

故土难离可以理解,但要是活都活不下去,谁会在乎那些。

何况有了门门果实,岭南和长安也只是一扇门的距离。当然,对于有钱人来说,自然不怎么想要离开繁华长安。

从长安城移来的百姓,大多是活不下去后结伴而来,人类毕竟是群居的生物。

黄忠宁的计划是,想要在此处开垦出来的土地里种植十几亩的小麦,十几亩的蔬菜地,十几亩的桑园。

至于他们居住的小山峦,有钱的话可以放养一批鸡鸭。

岭南地区,山峦众多。在山上,野草野菜可以说极其的丰富,养殖牲畜必然能省事很多。

至于十几亩的蔬菜园,可以在庄稼没有能收获前,用来填饱肚子。

如果吃不完的话,可以拿到长安城贩卖,用来补贴家用。

桑园主要是用来养蚕织布,在大唐布帛也可以当做钱币来使用。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男耕女织,从未改变多少。

当然,开垦出几十亩的荒地,绝对会是一个重大的工程。

换做现代人,单靠人工来完成,无论谁也承受不了。

然而在古代,一些佃农哪个不是要耕种十几亩二十几亩的土地才能够养活一家人呢。

古代粮食的亩产太低了,一亩的土地才能收获两三百斤的粮食。

·· ·····求鲜花0 ····

而分到佃农的手上的两层,一亩地也才三四十斤的粮食啊。

“奶奶,岭南好暖和哦,发现长安好冷,现在穿一件衣裳都够了。唯一不好的是,蚊子好多,昨晚睡觉都睡不好,咬的我一身包。”一个七八岁的稚童,可怜的说道。

“庆儿,等奶奶用麻线织好幔帐,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咬了。”黄母慈祥的笑道。

“呵呵,等到清理干净山上的杂草,想必蚊虫会少很多。”黄忠宁笑道。

....... .. 0

“孩子他爹,你们小心点,不知道山上会有没有野兽呢。”黄妇道。

“哈哈,能有什么猛兽,倒是有不少的兔子和野鸡。如果能抓到几个,倒是可以改善伙食。”爷爷笑呵呵道。

“爹,我们小心一点为好。毕竟不是以前的村子,要是有猛兽袭来,只能靠我们自己。茅草屋和院子,必须要用篱笆围上。”

虽然他们一家挑了距离门门果实的大门才十里的小山峦,但人烟稀少,好几里估计才能看到一两户人家。

除非等一段时间,百姓移居人口变多了。

跟黄忠宁一家相同的有几千户,他们从忐忑和不安,开始渐渐习惯了岭南地区的气候,习惯了当地的环境。

大量没有土地的佃农,从长安移居到了荒芜的岭南。

帮别人种一辈子的田地,佃农们对于土地的渴望是许多人不敢想象的。四.

第291章

不仅是他们一家,长安城周围大量的佃农移居到了岭南,一时间让地主们和勋贵们全都懵了。

其实不单是长安,整个国家的地主们,手上握有大量的土地,百姓手上所拥有的的土地,其实少得可怜。

大多的百姓碰上什么天灾人祸,不得不把手上的土地卖出去,所以导致土地和资源大多集中在地主手上。

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大多百姓们,靠着给地主家当佃农养活家人。可是,土地对于百姓来说是何等的看 重。

如今李二的公告发出,除了安平县以外。引发了长安城周围几个县城的一万多户的佃农,移居到了荒芜的岭南地区开荒。

而且负责登记的官府发现移居的佃农,数量在与日俱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