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2)

"这位是尉迟恭"

……

随着李世民的介绍,李文昊也算是彻底的走进了天策府众将的眼中。

在古代,主公无后,这是大忌,现在李世民把李文昊带到这里,用意不言而喻,若是他李世民出现了什么意外,那天策府上下就交给他儿子了。

平静的日子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突厥的颉利可汗继承了其父兄的基业,有着强大的军队和骑兵的突厥,对现在战乱未休的中原起了野心,他看中了中原富饶的土地,当然,他也看上了他的继母和嫂子,义成公主。

再次成为可汗妻子的义成公主对大唐心生怨恨,加上其逃到草原的堂弟怂恿,两人鼓动颉利可汗对大唐出兵。

此时中原战事刚平,河间郡王李孝恭正在南方镇压萧铣叛乱,各地战乱又没有彻底平定,这时候颉利可汗横插一杠,完全是打在了大唐的死穴上。

"突厥已经并进汾阴,诸位爱卿,可有何退敌之策?"

李世民左右瞄了一眼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开口。

"建成,你是太子,你先说。"

见没人开口,李渊直接开始点名。

"禀父皇,突厥人目光短浅,没有什么见识,咱们完全可以许他们一些金银财宝,让他们退兵"

"太子所言极是。"

太子党和齐王党的人纷纷开口附和,唯独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眼中闪过一抹厌恶。

这群大臣为了抱上太子的大腿,已经没有底线了。

突厥人就是一群狼,一群永远不知道满足的狼,如果只想着用金银财宝来换取和平,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好像自古文官大多数都是这个熊样,自从晋朝弄出个衣冠南渡之后,文人的血气彻底被胡人杀没了。

历史上有血气,有气节,有骨气的文官,也就那么几个,但是很不巧,唐初没有,至少现在这太极宫中没有。

"父皇,不可,若是一味用金银财宝的换取和平,那些突厥蛮子只会认为我们好欺负,提的要求一次比一次过分。"

"而且,现在颉利可汗的妻子,正是隋的义成公主……"

"嗯……"

李渊点点头,李世民的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心里却又在想,为何这话不是李建成说出来的,毕竟李建成才是太子。

"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朝堂上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齐拱手,"还请陛下定夺"

"父皇,我认为,此次,我们必须迎战,只要打疼他们,然后再给他们点好处,他们必然退兵,到时候,我们就有精力来彻底平定中原"

"等天下大定的时候,这突厥也不过尔尔!"

"儿臣不才,愿率天策府上下,亲征突厥"

"好!那就由秦王你领兵出战。"

李渊思考一下,便欣然答应。

"父皇不可!"

"陛下不可!"

李渊刚刚决定,李建成,李元吉以及各自党羽就出面阻挠。

"怎么,你们还有什么良策?"

李渊语气低沉,面若死水,现在这天下还没平定呢,内斗就已经如此恶劣,那等到天下平定那天,难道要刀兵相见吗?

"这……"

李建成和李元吉对视一眼,刚才他们只是下意识的不想再让李世民立功,并没有什么计策。

"陛下,我国初定,国力贫弱,实在是不宜再和强大的突厥发动战争,如果他们恼怒之下,长驱直入,我大唐真的没有余力抵抗,到时便宜的只会是别人"

魏征拱手站了出来。

如果李文昊在这,一定要好好夸一下这老哥,果然是有事没事杠三分,行不行到他这里都不行。

"魏卿家,那你意如何?"

其实李渊也不想再让李世民出头,毕竟,一个天策府就已经够他头疼的了,如果再立下什么大功劳怎么封?

难道是封他为太子?

这个时候有太子党出来解围,李渊还是很欣慰的,虽然自己这个大儿子不如李二,但是至少手下的人还是不错的。

"臣,愿出使突厥!"

正在李渊纠结的时候,他的心腹之一,刘文静站了出来。

"哦,刘爱卿愿意去?"

"臣愿用人头担保,若是突厥不退兵,臣提头来见。"

"好,就依刘爱卿"

退朝后,李世民愤愤的回到家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