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1 / 2)

“现在若是能给我多来两个谋士就好了。”

李文昊凡尔赛的说道。

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知足。

三日之后,李文昊的大军来到了距离长安城不足百里,准确的说只有四十多里地的渭水河边,这里还耸立着一根拴马桩,当初颉利南下的时候留在这里的拴马桩。

从那个时候起,他们李家父子几代人,就发誓,突厥不破,这颉利留给他们的耻辱柱绝对不拆。

李世民也带着满朝君臣,王孙公子,迎接李文昊来到了渭水河边。

“太子大军到,纳突厥降表!”

“喝!”

“喝喝!”

大军齐吼一声,那些突厥族老,还有皇族,纷纷被押上前来。

“等等!”

李文昊策马跑了出来,李世民也单骑过来渭水便桥。

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道这拴马桩的含义。

“这拴马桩是当初颉利南下的时候留下的,用来羞辱我大唐的。”

“当时,我们父子发誓,若是突厥不灭,就一日不拆除这耻辱柱,今天,苍天为证,厚土为鉴,我李唐可输那秦皇汉武?”

“陛下威武!”

“太子威武!”

“大唐威武!”

李世民抬抬手,示意众人不要发声,李文昊也策马走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父皇,我动手?”

“去吧!”

“喏!”

李文昊抱枪领命,对着那石头质地的拴马桩发起了他的冲锋,轰!

在李文昊毫不留手的一枪之下,拴马桩直接被抽成粉碎,再来一枪,连带着地基被连根拔起,直接被李文昊挑落到这湍急的渭水之中。

“好!”

李世民拍拍手。

“献俘!”

其实也没什么俘虏,冉闵去的极西之地,冉闵人倒是没少杀,但是俘虏一个都没有,带回来的全是人头,至于契苾何力的家人,早就在契苾何力落败的时候,被这些突厥族老给杀了。

现在这所谓的献俘,压根就没有几个参加大战的将领。

但是这些突厥族老投降,就代表着整个突厥降了,亡了。

“贞观三年初,东西突厥合兵八十万,与本朝太子李文昊会猎雁门,此战太子麾下乞活军万里奔袭西突厥老巢,剿灭西突厥王庭,除了他们的根,为大战胜利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封冠军侯!幽州都督。”、

“谢陛下恩典!”

献俘和封赏是同时进行的,就在这具有重大意义的渭水河边,李世民也是想通过这次事件,让李文昊在民间的呼声再次拔高一截。

“罗松,白马营统帅,老燕王罗艺之子,越国公罗成之兄,曾率三千白马营死守怀璧关,深入草原王庭,震慑群雄,更是潜力奔走,助理太子平定江南,于贞观初年突厥南下之际死守长安,居功甚伟”

“封靖北侯,蓟州都督”

“薛仁贵,麾下虎豹骑,乃当世强军之首,雁门大战中,以十万人,硬扛突厥数倍与自己的大军,并将之击破,为此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靖边候,易州都督”

“常遇春,在大战危难之际,率领步兵千里奔袭,穿阴山,过沼泽,于敌后建功,生擒西突厥大汗,肆叶护,其军中士卒,死战不退,身死而不倒,在拉尔河畔,断敌西归之路,此战同样居功甚伟”

“封定北侯,恒州都督”

“李存孝,曾率十八族兄,破薛延陀,斩已失钵,已失夷男,解雁门之围,更是数次率领大军杀入敌阵,一身骁勇不下太子殿下”

“封威勇侯,檀州都督”

“贾复,于雁门之围时,单骑杀破重围,报信长安,后又和虎侯许褚引十万铁骑,大破突厥左翼”

“封忠勇侯,相州都督”

“岳飞,受任于危难之际,在太子殿下出征草原之时,带着麾下的背嵬军镇守河北道,以微弱之兵力,守河北之社稷,为前线取胜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封定边侯,平州都督”

“李君羡……封忠武侯,赵州都督”

……

一行封赏足足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李文昊麾下这些将领几乎都封了侯爷,而其余军士,按照其功劳,另行封赏。

李文昊部下谢恩完毕后,一个个眉飞色舞的站在李文昊身后,李文昊当初答应他们的,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功名马上取全都做到了,但是,李世民亲自接过圣旨是什么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