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将近,河北,河南,山东,包括正在大兴土木的草原都是其乐融融的一片,那些被李文昊强行迁徙过来的突厥人,终于知道,为什么汉民族能经久不衰了,不是因为他们能打。
而是因为汉民族有传承,又悠久且未曾中断过的传承。
和汉民族一比较,他们就是一群茹毛饮血的蛮子,有些时候,那些在刚上学堂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他们却要想很久,这就是差距。
慢慢的,他们开始羡慕汉人这种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人赚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凡事都有法可遵,有礼可循,秋后粮满仓,春天下地忙。
这种生活是他们不敢想的,是他们憧憬的。
但是现在,李文昊给了他们机会,并没有因为他们是突厥人就奴役他们,轻视他们,反而对他们一视同仁,派人教他们耕种,教他们人文礼法,让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
哪怕是大唐征民夫,建城修路,也同样给予了他们极高的工钱和待遇,这简直就是他们不敢想的。
最开始,他还以为李文昊把他们带到大唐之后,要把他们当成奴隶,干那些最重最累的活,但是……
反正,一切都和他们预想的是相反的。
现在李文昊这边一切事情已经步入正轨,李世民那边一道诏书也非常及时的送了过来。
“陛下有旨,宣太子殿下回京完婚。”
一转眼,从订立下婚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李文昊东宫中的小姐姐也变的多了起来,但是不变的就是他们对李文昊的那份心。
本来,在雁门关回来的时候,李文昊就打算完婚的,但是被高句丽耽误了,只能拖到现在。
“白起,霍去病,还有枭鬼军和我同行,其余人各司其职,守好河北道。”
第281章 松赞干布都十二了,该敲打了
李文昊一行人,一路穿过河北 ,河南,直达关中,这一路上都是一副秋收忙的景象,而且,这份平静更是难能可贵。
现在李文昊在大唐大势已成,可以说他们父子就代表了这大唐的天,再也没人敢对李文昊指指点点了。
“殿下,这就是长安?”
霍去病和白起看着高大的长安城,惊喜的问道。
“没错,长安,这里就是我大唐的核心,天子脚下!”
“白起,霍去病,可知道为何我把你们带回来?”
两人看了一眼李文昊,疑惑地摇摇头,无论从哪方面讲,李文昊都不应该带他们回来,第一他们没有战功,第二,他们不是熊战那种猛将,真出什么事情,他们恐怕自能自保,更不用提保护李文昊了。
“其实你们不知道也正常,走吧,先随本宫进城。”
枭鬼军已经成为了李文昊的招牌,在他进入长安城的那一刻起,街边就站满了夹道欢迎的百姓。
“你们先回东宫等我。”
吩咐了一声,李文昊入玄武门,过宣德门,直接朝太极宫跑了过去。
“陛下,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
李世民身边的宦官看到李文昊回来也跟着高兴,毕竟从小李文昊就在他们身边长大的,而且这些宦官统领中有不少人都是原来秦王府的下人自愿净身进宫的。
“哦?我家大郎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此时李世民正对着一桌子的奏折发愁。
本来以为平了突厥,收了辽东,这些大臣和番邦能消停一下了但是……
“父皇,何事发愁?”
李文昊进太极宫之后,就挥退了那些服侍在旁边的宦官,宫女,站到李世民身边问道。
“哎!”
“大郎你看看,这群朝臣脑子都有病吗?”
“如今吐蕃的赞普刚刚继位,叫什么松赞干布,这群人就说,吐蕃要敲打敲打,这个新上任的赞普不是什么好人,要出兵震慑一下。”
“你看看,这个松赞干布年龄比你还小,今年刚刚十二岁,虽然对于他们那边的叛乱颇有建树,但是到底是个孩子,你看看这群大臣,三个五个要过去给人家一个教训的”
李世民鄙夷的说道,他李世民什么时候要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出手了?
“啥?松赞干布都十二岁了?”
“那是该敲打敲打了,不然过两年就飘了。”
李文昊没理会李世民懊恼,幽幽的说道。
“对,过两年就飘了……”
李世民跟着附和一句,转头惊讶的看向李文昊。
在他的记忆中,他儿子,从来都是光明磊落,不搞这些阴谋诡计,怎么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这么上心?
“你个逆子,怎么也和那些家伙站到一起了?”
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他相信李文昊绝对有自己的理由,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怎么回事?”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