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最近的他特别怀念步行的感觉。
但现在可没有逛街的时间,他恨不得踩着风火轮走,能窜多快窜多快。
他们得尽可能的快一点,这几天几经辗转到达舒书手上的消息说明,游戏内的情况不太乐观。
似乎是进度卡住了。
而祝闻又在等他们找到能源供给装置,就算想另辟蹊径,也得等他们踩到预计的进度点。
“运气不好的话,”
舒书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陌生景色,整个人都快蔫儿了:“我们还得照这架势飞上个十好几天。”
“不至于不至于。”后座的同事笑道:“哪儿那么倒霉。”
舒书:“确实。”
他一直以来运气都还可以,至少不算最倒霉的那一类。
车子一路往前开出去40多分钟,游戏为茧房挑选的位置仍旧刁钻且令人恶心的贴心,坐落在几乎无人的密林深处。
舒书跳下车,掸掉眼疾手快跳到自己腿上的、说不出名字的虫子,走近茧房外围熟门熟路的挑了个好视角——继续找能源供给处。
一定有这样一个地方。
终局场景里有,他们这里就一定会有。
不远处的高眉深目的本地人朝这边投来不算太友好的视线,视线中又多少夹杂着怀疑与好奇。
这是这段时间经常会有的事情,毕竟这种便利的道具,没有接触过的人都会怀疑其真实性。
但这就不是舒书需要考虑的事情了,他只需要做,剩下的全交给负责交涉的人来解决。这样比较轻松,又或者说,这样才不算自己给自己找烦心事。
舒书不受其干扰,和从0组调过来的同事一同轮流查看各个茧房。
有人分担,这件事对眼睛的负担不再像原来那么重。
每10分钟一次轮换,舒书放下手,把望远镜抛给同事,转而道:“我去拿瓶水,渴死了。”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对茧房的标号、可以无缝接上上一个人的进度。
同事没移开视线,只道:“帮我也拿一瓶!”
舒书扬声应了,往送他们来的车里钻。
10分钟一轮换,没有偷懒的时间。
如果确定这里也没有,他们才会勉强得到几个小时的空闲,用来等候航班的安排。
舒书坐进车里翻出水,拧开喝了一口后原地放空了几秒,摇了摇头起身下车,随后“砰!”的一声拉上车门。
“我操!————”
“叔叔!”
与车门闭合的声音同时响起的,还有同事的喊声。
舒书转过身,大步往回走:“怎么了?”
同事放下望远镜,眼里的喜色不敢透露、怕全是自己误会。
他把望远镜递给舒书,神情有些恍惚:“你看看,是、是不是这个?”
舒书连忙接过,朝同事所指的位置看去。
紧接着,舒书呼出一口气,“妈的,借我靠一下,人麻了。”说着,终于露出笑容。
透过作为道具的望远镜映在舒书眼里的,是一栋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茧房。可当他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看,茧房内部的构造便暴露在舒书的视野中。
它不像祝闻和姐姐当时因为没放在心上,所以随口表述的“大号电池”那么随便。它散发着灼目的绿光,只能透过光影的变化看出它是一个长直的柱形。一路往下,直通地下四五层的深度。
舒书拍了拍同事,催促道:“快,去打电话。找到了!”
同事“诶!”的一声,低头去掏手机。
舒书许久没有放下望远镜,找到能源供给装置,就说明他们离胜利又近一步。
接下来……
如果交涉足够顺利的话,他希望可以接近那个装置看看。
风险也许会比想象的大,但是绝对有这个必要。
024: 祝闻,骂我! 6k
一连8天,游戏后.台都没有再出现过“碎片”。
第七块“《乐园》碎片”仍然渺无音讯,能找的地方全都找过了,甚至考虑过是被有心人藏起来了的情况。当这些疑虑全部被排除后,得到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了。
“所以,你怀疑第七块‘碎片’在播报组?”阮东旭撑着下巴,拿餐桌当书桌使,桌上堆满了乱七八糟的稿纸。
祝闻点头,抱臂靠在椅背上:“只能是那个地方了。”
他转头看阮东旭:“而且已经一个多星期过去了,第八块‘碎片’还没有出现。较之之前出现的频率,现在只能是卡住了。”
“但现在还说不准是因为缺少关键的合成物卡住了,还是单纯的因为我们没有拿到第七块‘碎片’,将它和之前的部分组合,所以才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