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节(2 / 2)

将“心相”改造成“神”、“佛”。

内相而改外,神、龙、念、金刚、狮子、莲师皆是心相变化,而使外相改变之法。

“…观世音有千面相,觉者有众生相,大宝上师有八相,格萨尔王也有诸神、龙、念合成之相——”

“这些相的本质,是“法身”,是“替身”,或者更加直观的说法,就是不通过【虫箭】和【迪奥的条件】来完成进化的,第三条路!”

“抛开神话上的意义,阿底瑜伽本身就是促使“替身”发生改变的技法——”

“宁玛派的祖师,莲花生以及藏族神话中的萨格尔王,其实就是古代的替身使者而已。”

“和现代的差距,只在于,他们对于替身的研究更在我们之上……”

“他们能使替身使众生看见,如神魔一般异状的替身,便是古代神话中那些仙神妖怪的本质。”

ps:要普及点的话,还是把路子设定出来,形成完整修行体系,丢到绝园那边……

ps2:干架的时候,一群徒手就能当打桩机的选手,背后还跟着更加疯狂的打桩机,岂不美哉……

ps3:描述中没有注意,抱歉……当成古代王朝在描写了,并没有那个意思和倾向……

第260章:这才叫做礼尚往来。

“《十七续》是完整的呼吸法,连通七轮(Chakras)——”

“《法界金刚桥续》是完整的内储法,开启三脉(Nadis)——”

“《十八子母续》是完整的观想法,启迪智慧,开启灵量(Kundalini)——”

三脉七轮外相。

阿底瑜伽是一套完整的修行法,如古老的北斗神拳和南斗圣拳一般,来自于远古时代的传承技法,它并非由莲花生所创造,而是源自于他在印度修行佛法的寺庙,那烂陀寺之中所获得的传承。

莲花生,或称之为贝玛迥内的印度佛教集大成就者,他在公元八世纪之时,受到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来到吐蕃王朝宣扬佛法。

他带来了密宗佛法的理论和教义,迅速在吐蕃王朝扎根发芽,将原始的宗教迅速压垮,将由印度佛教所导入于此的哲学尽数转化为吐蕃人所能够接受的藏传佛法,成为了当时吐蕃王朝的宗教领跑者。

当然,在这边的世界,他似乎还有些奇妙的能力。

根据苏陌从石碑中所得到的信息,清楚的表明了这位佛法大成就者的真实身份,是一位替身使者。

莲师大士

这具替身根据莲花生的传说来推断,应该属于近距离替身,与白金之星和世界一般,拥有极其强大的近距离破坏力。

他的传说中有莲师八变之说,初始被称之为海生金刚,传闻这位莲花生大士乃是由佛陀心间的‘舍’字,投射到邬金达那够夏大海的莲花上,由莲蕊中诞生的一位八岁童子,抛开这层神话意义,写实点的说法就是,这位莲花生大士在八岁时期就觉醒了替身,而且能够在海中以莲花行走。

如若莲花并非替身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替身是存在于海底,托着这位八岁孩童在海面上行走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