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1 / 2)

“其权力与吏、户、礼、工、刑、兵六部相同,并且直属于朕管辖,其他人无权干涉。”

“你们只要安安心心的进行科技研发就行。”

“无论是资金、人才,想要什么尽管和朕提,都会尽量满足你们。”

“.........”

朱元璋直接开出了优越的条件。

其丰厚程度。

听得李善长都嘴角不断抽搐着,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简直就是亲儿子的待遇。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

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

其中以吏部最为重要,户部人员最多。

礼部与工部地位较低,而在南京六部除兵部、户部外,其他四部基本没有没有实权,是被排挤出中央的官员的“养老之地”。

“多谢陛下的支持,吾等必定竭力而为。”

“不用太过于辛劳了,大明帝国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两位的帮忙。”朱元璋转头看向了李善长,说道,“百室啊,关于科研部的组建,就交给你了,可不要让朕失望了。”

“臣........遵旨。”

李善长有点无奈的说道。

原本大明帝国仅仅只有六部,如今突然要增加一部,必定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力和利益。

然而。

陛下却担心他们顶不住这份压力。

所以,特意把自己推出来硬抗,这简直就是坑爹啊!

就算明知道是一个坑,李善长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拒绝朱元璋的旨意,只有默默接受了下来,并且思考着要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这又要负责改革的事情,又要负责新建一部。

这两者加起来的压力,可不是他一个han国公能够顶得住的,一个不小心就要翻车。

如果没有陛下的支持。

李善长绝对是有多远,就躲多远,绝不掺和到里面来。

“另外在记住两件事。”

“全国准备一年的时间,准备征讨鞑靼和瓦刺,我要御驾亲征干掉这帮蛮子。”

“同时,大量征集擅长建造船只的工匠,让他们与科研部和工部配合,争取打造出能够在海上行驶的钢铁战船。”

“越快越好,不得有误。”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