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轻轻的波纹。
然后,是小小的浪花。
浪花一点点的扩大,化为滔天的巨浪。
这一瞬间,林白看着浪花,心中的疑问有了解答。
为何,他望着浪花,得到的‘真名’是混沌之潮?而非混沌之海?
原因只要一个——海的主人,尚未苏醒,激扬徘徊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浪花。
现在,涨潮了!
这个原本不知能坚持多久的世界,一瞬间就走到了尽头。
不是死亡,不是被破坏,而是最直接的,从根源深处的——消失。
你做的一切,不会留下半点轨迹,任你天资超群,风姿无双,任你雄韬伟略,倾国倾城,无尽世界,芸芸众生不会记住你任何事迹。
在潮水波动的那一瞬间,黄色的光芒划过天际,九只青铜鼎冲天而起,飞跃向世界之外,将世界护卫在中心。
土黄色的光芒,如山如岳,镇压在涌动的潮水中,潮水翻流涌动,意图冲破薄若禅意的土黄色光芒,却被牢牢的压死。
九鼎。
世界之内,芸芸众生,心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瞬间消散了大半。
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九鼎的驱使者,以治水而闻名的某位,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堵不如疏。
个人之力有限,天地之力无限,镇压只是一时之际,何况他这只是一处分身投影,坚持不了多久。
下一刻,清脆的弓弦声响起。
第七十四章 反抗
世界与世界不同。
世界本源越多,承载时间长河的力量越强,流向的未来长度也就越广。
若是将永恒真界算作大陆,其他世界大的可算作岛屿,小的只是船只。
岛屿被水淹没,或有露出水面的一刻,而当前世界,只能算作船只——不能随着潮水涨起上浮的那种。
当年,世界屏障被打开,海水逆流入陆,地上一片汪洋,永恒真界尚且能坚持到某人平定水患,水灾一过,几十年便焕发生机。
但,万千世界,永恒真界也只有一处。
船随水而颠簸,因此只能采用笨方法,以永恒真界的法则,将诸天万界尽数连接起来。
规则锁链,即是大罗——唯有跳出时间长河,才可能做到被混沌之海沾染而不沉沦。
然而,这终究不止是海水,没有那么轻易。
在海之中兴风作浪的海兽,轻易就能捣毁一处世界,陆陆续续,也有为数不少的世界沉沦与混沌之海中,不留下半点动静。
而此刻,海水随着意志‘女娲’的意志而起。
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时,原本灵动慈爱的眼神,已经不带一丝情感。
只是仿佛为了宣传自己回归一样,淡然说道。
“吾,即是天!”
一切的源头,一切的终极,万物之始,法则之源。
至高,至上,至真,至伟。
世间一切的赞美词,都在形容她,世间一切的赞美词,都无法形容她。
是完美,是终极,是永恒,是无缺,是一切之因,一切之果。
本无名,强名之为道。
在她出现的一刻,最先暴动的是混沌之海。
混沌之海的波澜,并未她有意为之——甚至说有意无意本就是谬误。
人类本就是要灭亡在上一纪元的生物,众生的灭亡,是在初生之时就早已写好的命运。
只是她站在这里,这原本被截取的一线命运便会回归原状。
世界的死亡,并非她要灭世,而是命数已至,自我消亡。
寿命已至当死,命数已尽头当死,仅此而已。
伟岸如天,岂会针对人类?
她既是天,既是道,即是世界,即是众生!
众生却不是她,世界却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