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这一次,是宿命的对决!(求全订,求自订!)(2 / 2)

诸葛亮和诸葛瑾先后殒命。

魏国的诸葛诞保证了诸葛家的长盛不衰。

刘广跟刘慧娘分开,虽然比不上赫赫有名的“诸葛三雄”,但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不说别人,张叔夜自己的家族也有在朝堂上不同党派战队的现象。

张叔夜看完密信后,脸色顿时变的十分凝重。

文官集团其实一直没有把梁山当成匪贼看待。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林渊是读书人出身,而且还是新科状元。

不管林渊愿不愿承认。

在天下人眼里。

他就是士大夫集团的一员!

因此,相比于其他绿林势力,文官集团对梁山寨有天然的好感。

这一点,从林渊上梁山后,朝廷从来没有打压过梁山寨就能看出来。

文官集团对梁山和林渊的态度十分暧昧!

并不是只有世家豪门会两边下注。

朝堂上的官员同样也是这方面行家里手!

林渊麾下的梁山,就是文官集团给自己留的后路。

正是因为有梁山在,大朝会的时候百官才敢跟赵佶正面对刚!

赵匡胤说跟士大夫共治天下。

赵匡胤当时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赵氏皇权得位不正,所以想要依靠是打发力量维护统治。

然而他却忘了,权力的**一旦打开,索取是没有节制的!

这一百五十多年来,文官集团享受了太多统治天下的红利。

这些年下来,大宋的统治阶层已经固化了。

新晋的士大夫没有了上升通道,自然要寻求变化!

于是,很多人就把目光放在了梁山和林渊的身上。

如果林渊做了大宋之主,“共”字都可以去掉了,直接就是士大夫治天下!

士大夫们从来不担心改天换地。

无论是谁坐龙椅,只要还想维护统治,那就必须拉拢他们。

而且,朝堂重新洗牌,对很多士大夫来说不是危机。

因为只有老顽固们被清洗了,才会空出足够多的位置让后来人往上爬。

在这种情况下,赵佶还真没有威胁士大夫们的底牌。

张叔夜向皇帝保证的,说是要肃清乾坤,就是要清理那些贪污国帑以及两面三刀的人。

梁山寨没有遭受朝廷打压的另一个原因。

是林渊把梁山治理的太好了!

林渊上梁山之后,梁山寨对百姓的危害不增反减。

随着林渊的一项项利民政策实施,梁山的发展日新月异。

梁山界甚至成了天下百姓人人向往的净土。

这事传到汴梁城后,成为士大夫们宣扬儒家大治的典范。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赵佶是林渊如眼中钉,他也拿梁山没办法!

如今梁山军高调出手剿灭了淮西的王庆。

这个时候,朝廷剿匪的官军才刚出汴梁城。

百姓只要那双方一比较。

高下立判!

想到这里,张叔夜再也坐不住了。

他必须要尽快赶到淮西!

官军奔袭数百里,结果白跑一趟。

这消息如果传回了汴梁城,他张叔夜就要成为笑柄了!

而且,张叔夜心中隐隐还有一层忧虑。

林渊上梁山后,梁山寨从来没有表现过对外扩张的姿态。

无论是官家的几次试探,还是在之前的大名府之战。

梁山军的行动都是偏保守的!

(了诺好)这次林渊突然出兵剿灭了王庆麾下的匪贼。

张叔夜担心梁山军改变战略的第一步!

淮西跟梁山坐在的山东接壤。

一旦梁山寨经营住了这两个州府的广阔地域。

几乎等于是一把刀插在了大宋心腹之地!

这对官家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到这话,张叔夜深吸一口气。

“.~来人啊!”

“传令下去!”

“大军立即开拔,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淮西!”

...................

与此同时。

伏牛沟。

林渊站在山头远眺,吴用卢俊义等将领站在他的身后。

远处,一个人影飞快的疾驰而来。

庞万春和花荣视力最好。

两人朝那人影看了一眼,脸色同时一动。

“大当家,戴院长回来了!”

戴宗很快上了山头。

他朝林渊抱拳道:“大当家,果然不出您所料,张叔夜往伏牛沟这边来了!”

林渊点了点头。

他回过头,对身后众将道:“各就其位吧!”

众将领互视一眼,然后同时抱拳民。

“属下遵令!”

ps:求订阅,求全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