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1 / 2)

也不知道是刘彻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把刘陵许配给了於单,当卫青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没一口盐汽水喷在曹英的脸上。

当时曹英带着刘华过来喝酒,顺口把这消息说了出来,听说是刘陵自己提出来的。

於单作为涉安侯,娶个汉朝的翁主倒也说得过去,跟和亲的性质不同,这种更像是拉拢的手段。

既然刘陵愿意嫁,考虑到她现在单身,当初又多次自荐愿意以公主的身份,远嫁匈奴和亲,刘彻干脆也就如她所愿。

至于说刘陵嫁给於单之后,会不会怂恿这位涉安侯造反,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过了几日卫青去宫里,跟刘彻提起了这件事,结果刘彻告诉卫青,以前刘陵的府里被按插满了朝廷的耳目,现在又得往涉安侯府里安插人手,一只羊是赶,两只羊是放,干脆把他们扔到一起,府里上上下下全都是探子。

估摸着这俩人一晚上做几次这种事儿,都能原原本本的记录在册。

同时刘陵嫁给於单后,到死也别想回淮南了。

听完刘彻的安排后,卫青不仅想为於单写一个大大的惨字,只希望这家伙别鬼迷心窍,放着大好的前途不顾,跟着刘陵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如果於单真造反了,那阙嘉福似乎也可能顺水推舟被“株连”,到时候顺理成章的获得自由。

当初卫青还设想假死,给匈奴一个出兵理由,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让匈奴这些年也忒不顺了。

对于这种情况,卫青只想说,多来一点,多来一点。

白洛的婚事没有大张旗鼓的张罗,考虑到白洛也不喜欢,也不宜过度的宣传,卫青干脆就把家里人聚到一起,再叫了曹英、阳信她们叫过来,到是热闹了一番。

颇为遗憾的是赵云和樱花妖不在,赵云是因为在常山安了家,至于何时能遇到中意的女子,还得看缘分。

至于樱花妖的话,则是前段时间抽空回了一趟闽越。如今的樱花妖,那真是左手拿着香水,手里拎着票子,在长安贵妇人圈里面,人人追捧,论人脉仅次于阳信公主的角儿。

按照项羽的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当然樱花妖回一趟闽越倒不是单纯的为了炫耀。

如今香水产业越做越大,一些低端香水,甚至连富贵人家都用得起。

产业做大了,自然就却人手,是想着救济下几位昔日的“妹妹”,顺便招几个“童工”。

这就跟开公司做大了以后,回母校捐款顺便招收些学弟学妹,给自己打工一个套路,这种手段早在几千年前就被玩烂了的。

与白洛成亲之后,卫青又将韩信跟自己说的那些话,跟义妁和白洛讲了,他的本意是让义妁给韩妃做下思想工作,天下好男儿那么多,干什么非要找姐夫。

结果卫青跟一开口,白洛和义妁就表示早就从韩妃嘴里听说了。原来这妮子从西域回来,就报喜似得跑去跟义妁讲了个清清楚楚。

义妁非但没有给韩妃做思想工作,反过来还劝卫青,韩妃就是平日里爱玩了些,等为人父母之后就会成熟的。

卫青听得风中凌乱了,想想也是义妁从不到十岁就跟着她一起生活,就是自己的亲妹妹,真要嫁给别人也舍不得,可能这就是汉朝女子的想法吧。

再说汉朝这个时代,姐妹嫁给一人的情况不多见,主要还是因为妻妾之分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比如王偷拿妹茫也是嫁给了刘启。

卫青见义妁这边劝不动,韩妃那边就更不用劝了,那妮子只怕早就盯上自己了。

考虑到韩妃过了年就十八岁了,按照卫青自己的要求,十八岁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耽误不得,只好等过了年之后,找个合适婚嫁的日子,再把韩妃娶过来。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的年底,过了这年卫青就二十二岁,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二十二岁可能正准备离开学校准时实习,但两世为人的卫青,已经开始过上了枸杞泡水的养生日子。

八年多来日夜操劳,即便是铁人都熬不住,卫青还想再活五百年,所以及早养生。

卫青已经计划好了,等把匈奴解决了就告老还乡,每天陪着夫人们风花雪月,平日里亲自教导几个孩子。

诸如此类的话,卫青说的越来越频繁。

跟原来那种刻意的与权力拉开距离不同,这次卫青是真心实意的打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便深藏功与名了。

当然了,没事儿的时候入宫,为君王排忧解难,这也是为臣子应尽的责任,所以该入宫的时候,肯定还得往宫里跑,身为男人,绝对不能说不行。

过了腊八,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家里要扫尘祭神。

家里几个女人指挥的不亦乐乎,卫青听说月中的时候,从外面带了三年的李广回来了,打算离开家去李广府里逛逛,等晚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再回来。

李广似乎是有新的任命,等过了年又得起身出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