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2 / 2)

贾赦与贾珍连忙答应了,面上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贾赦自觉待在这里也没意思,胡乱说几句话,就告退了。

但贾珍没走,陪在里面和贾母说笑。一来贾珍精于此道,二来常在外间走,见识自然比内宅诸人高明。在贾珍小心逢迎之下,贾母喜不自胜,连连笑骂道:“你这猴儿,久不来我这院,竟不知道你这张嘴比凤丫头还厉害!”

贾珍笑着给王熙凤作个揖:“老祖宗,孙儿怎么能比的上大妹妹?孙儿也就在外面跑的多一点,捡着道听途说与老祖宗讲个新鲜。要论精明强干、持家有道,二太太真个眼光有毒,选了个好帮手,如今这荣府里操持的井井有条,可见她的手段。”

贾母指着王熙凤,“你听见没有?你珍大哥夸你呢!”

王熙凤眉开眼笑,很是受用。

“老祖宗,珍大哥也太夸张了些。孙媳妇只不过照着二太太的意思办罢了。”

贾珍摇摇头,向贾母道:“老祖宗,您知道,我那府里如今各管一块,恨不得一人分作两人用。要不是这府里断断少不得大妹妹,我早就将大妹妹借去管家了。”

贾母笑道:“那可不成,只怕你是刘备借荆州,有的借,没得还。”

于是一屋子的太太奶奶、小姐丫鬟、媳妇婆子,没有不笑的。

一直闹了许久,眼见贾母有些乏了,贾珍才领着尤氏、可卿出门。

贾珍又在贾母院外等了一会,见惜春出来,就把前些日在外面买的时新玩意一发都交给她,这才打道回府。

第二十六章可卿有苦难言

回到东府里,贾珍第二日就领着来顺和帖木儿、王剑出城去了。

原本他跟前四大金刚如今加上王剑成了五大罗汉,但帖木儿是个呆头呆脑的实心眼,王剑也是个莽撞汉子一根筋,当不得大用,只好时刻带在身边。机灵一些的贾庆、乌怀、李万三人都成了护卫头子,在焦大的操练下,将宁国府整治的滴水不漏。饶是如此,焦大还说差得远。

贾珍历来是不管这些的,他这几个月都很忙,既要督建城外庄园、又要传授冯紫英他们技术,指导他们如何运作,还要时不时的与一群认识的不认识的王公子弟交流饮宴,少不得要破费许多银两。因此东府里经常没有他的影子。

至于贾蓉,他比他父亲还要忙碌一些,可卿只要略微提及,贾蓉就打着他父亲的旗号搪塞过去。可卿心中有愧,越发放纵他胡闹,不敢十分规劝。

这日,尤氏来到可卿房中,可卿忙服侍尤氏在炕上坐着,教瑞珠拿锦褥盖上,又让宝珠将手炉子拿来,给尤氏暖着。尤氏笑道:“难得清闲一阵,你陪我坐着,咱们娘俩也聊聊。”

可卿方回炕上小心坐着。“太太从外面来,可是两位姨娘那里已经妥当了?”

尤氏叹道:“也不知道老爷怎么想的,非要如此安排。想她们才多大?一个月几万两银子的出入,也放得下心?”可卿想起贾珍,脸上仍然有些红晕,慌忙低下头说道:“两位姨娘年纪虽小,但行事颇为干练,照媳妇看来,竟没有出大问题,当真难得。”

尤氏道:“依我的性子,本不是善妒的人,当时老爷要这么安排,我也没说什么,想着即便能赚几个钱,又有多少?权当顺他的意胡闹罢了。只是现在生意越做越大,那几个府都不是易与之辈,银蝶和可人每日里盯着这,防着那,算盘上的珠子拨的噼啪响,已经好多天没有休息好了。老爷偏偏又不管,忙着和冯紫英他们将那一块做得更大一些,也是一点空闲没有。我前儿与他说了几句,他就随便写了几张纸,交给她俩,就这么对付了过去。”

可卿给尤氏倒了杯茶,好奇问道:“老爷写了什么?”

尤氏轻轻抿了一口,“我也没细看,大致就是些内外掌柜与账房如何如何,那两个丫头如获至宝,商议着要整理一个模样来。性子大的很!”

可卿听了尤氏话里话外有不满之意,忙宽慰道:“两位姨娘毕竟只是妾侍,任她们如何管理,总归是要太太掌总的,无论怎么着,也翻不过太太您啊!”

尤氏笑道:“话是这么说,家里人少,不得不如此。”她顿了一顿,又说起一件事来:“昨天老爷嘱咐我将宁府可用的着的大小爷们列出一个名单来,说是等黄总管从南边回来,就分派出去管理庄田、房产。”

可卿笑道:“听说黄总管一口气新收了八九个庄子,这么一来,咱府里就和他们西边差不多了!”

尤氏道:“可不是!这土地才是立家的根本,即便花了几万两银子也是值得的。老爷说了,他还将金陵祖茔左近营置了数百亩田庄房舍,虽说少了一点,但想来祭祀供给还是应付的了的。”

可卿心里想了一下,“这么算来,咱府里辛苦大半年,全部都花在购置田地上了!”

尤氏点点头,“如今府里将以前浮华无用之事全部摒弃了,使役的丫头婆子、小厮比往年少了许多,眼见得有些恢复的样子。今年就这么着过去了,明年恐怕要好不少,也能积攒下银子,不用再寅吃卯粮打饥荒了。”

可卿不由赞同道:“这都是老爷的功劳,要不是他钻研出来的方子,咱家不是现在的光景。”她眼前闪现贾珍成熟俊朗的身影,还有那一次的威猛,俏脸腾的红了。

尤氏瞧着可卿红彤彤的脸,关切问道:“媳妇这是怎么啦?”可卿眼神中闪过一阵慌乱,婆婆不会发现了什么吧?她故作轻松的用帕子擦了擦,“许是太热了。”

尤氏尽管有些怀疑,但没说什么。要知道尤氏原有一桩心病,只是近来丈夫纳了妾侍,又时常在外奔忙,才放下心来。她也不愿意多想,两人就这么对坐喝茶。  

这时候,瑞珠进来禀报道:“太太,奶奶,大爷打发小厮回来取银子,说是要立刻送倚翠楼的。”

尤氏皱着眉,“他说要多少银子?”

瑞珠回答:“回太太的话,大爷说要100两银子。”

可卿忙问:“这100两是要做什么?”

瑞珠摇头道:“婢子不知道。”

尤氏便叫瑞珠将报信的小厮叫进来,“你蓉大爷今儿到哪里去了?都有一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只管讲来,要有半句谎话,揭了你的皮!”

那小厮是贾蓉跟前的长随,名叫来福,是来顺的本家侄儿,见了尤氏、可卿,忙磕头道:“太太、奶奶,大爷今天一早便赴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几家的公子邀约,先去了神武将军府中,见老爷正和冯大爷商议,便去了倚翠楼。”

尤氏看那来福眼神闪烁,必定有所隐瞒,冷笑道:“除了这些人,还有谁?你仔细说清楚!”

来福吞吞吐吐不敢说。

于是尤氏吩咐:“去叫乌怀进来,将这个欺瞒主子的拉出去照实打!”

来福慌忙磕头,只把脑袋磕破了,才求道:“太太饶命,小的不敢欺瞒太太和奶奶,还有三庆班专唱小旦的赵静尘。”

“赵静尘?”尤氏觉得这名字很熟,一时想不起来,转头问可卿,“此人从哪里听说过?”

可卿面露不悦之色,答道:“先前老爷为了大爷和这静尘交好,还打了大爷的。”

尤氏恍然:“竟然是他?”于是责问来福道:“你蓉大爷时常和这赵静尘来往么?”

来福本想隐瞒,见尤氏火冒三丈,想着是瞒不过去了,索性一齐说了:“大爷和赵静尘关系很好,他们时常在一起的。”

尤氏斟酌了问:“他们果真关系亲密么?”

来福一听便知尤氏想问什么,蓉哥儿好男风这件事在家中已经不是秘密了,他拿眼睛看了看可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