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小月眼睛里闪过神采,“晴雯谢大爷赐名。”

以后小月就是晴雯了。

这时候,惜春不合时宜的插嘴道:“哥哥,你这是早就想好的名字吗?”

众人都哄堂大笑,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饶是贾珍脸皮比城墙还厚,但也经不住这么多人的嘲笑。至此以后,恐怕贾珍好幼女的名头是再也摘不掉了。从这点来说,赖二家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这让贾珍悲愤欲绝,本大爷真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好不好?就是再不济,有苏东坡、纪晓岚等名人作伴,那也是一桩风雅之事,立马高大上好不好?奈何这些他都无法说出口,只能灰溜溜的离开,惹得房间里再次大笑起来。

要说贾母屋内所有人都在看热闹,那也不尽然。贾宝玉就非常的叹息,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儿,居然又落到珍大哥那样的人手里,想到以后晴雯免不了要受他荼毒,真是心疼的很。他本有心将她要到自己屋内,但看见老太太和太太的神色,便不敢再说话,只在心里深深的可怜她。对贾珍的印象再次变得恶劣起来。

凭什么冰清玉洁的女儿要被他作践?

宝玉闷闷不乐,抬眼看见晴雯靠门站着,水蛇腰,削肩膀,高挑身材,眉眼恰似林妹妹。他坐到黛玉身边,悄悄说道:“你看那晴雯依稀与你相像呢!”

黛玉有些不悦,啐道:“没这么作比的,我哪里与她像了?”

宝玉生怕黛玉误会,凑过去解释道:“妹妹身份自然与她不同,我只是可怜她那样的人,本承望到咱这才好了些,又被珍大哥要了去,真真是掉火坑里去了,有道是女儿多薄命,果然这样!”

黛玉怔怔的看着他,“你怎么知道她是掉火坑里去了?”

宝玉叹道:“珍大哥岂是会怜香惜玉的人?以前只顾自己玩乐,何曾把丫头们当人?如今又满身铜臭,汲汲于买官邀倖,可惜了那么好的女孩儿,只盼她能出淤泥而不染……”

黛玉见他一本正经,抿嘴笑道:“你是不是也看上那丫头了?你何不去和老太太说,她那么疼你,肯定会同意的。”

宝玉有些意动,看到贾母和大家说笑,又是除夕,商议着如何高兴一场。他趁人不注意,走到晴雯跟前,上下仔细的瞧着她。晴雯被他瞧的脸上泛起红云,又不敢看他,只低头绞着帕子。

宝玉向来喜欢美好的东西,尤其是精致美丽的女孩儿,他时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不仅是说说而已,他更是身体力行,恨不得天天和她们一块,在脂粉堆中厮混。有时候他会缠着丫头们吃她们嘴上的胭脂,其实并不是轻薄无行,他只是把自己也当成了女孩儿,只想着和她们更加亲近而已。

但晴雯并不知道,她以为宝玉看上自己了,心里如小鹿乱撞,贾珍和宝玉的样子总在她眼前闪过。她虽只十一岁,但也不比三姐小多少,该有的想法一个也不缺。

貌似宝玉比先前那个大爷年轻许多,俊俏很多啊!晴雯心里泛出一丝涟漪。

宝玉不知道晴雯心里想什么,轻声问道:“姐姐哪里人?可曾读过书?”

晴雯眼神变得暗淡,没有说话。

宝玉又问道:“姐姐,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晴雯眼中沁出泪水,她的父亲母亲死在了逃荒路上,京中只有一个多年未见的姑舅哥哥。她擦干泪水,摇了摇头。

宝玉暗叹一声,劝道:“你也不要悲伤,到了我们这你就不要怕了。”他想起贾珍,不由得叮嘱道:“珍大哥若是打你骂你,你就托个信给我。我叫人将你接来。”

宝玉说的真情意切,生怕贾珍委屈了她。

晴雯听得糊涂,睁着大眼睛看着他。

坐在一旁的尤三姐却有些不悦,她已经将自己归于那府里的人了,心想咱府里教训一个丫鬟,还要知会你们么?于是她冲宝玉笑道:“不劳宝二爷费心,咱府里自有规矩,平日里好吃好穿供着,未必比你们这边差了。只要不犯错,没人打她也没人骂她。更何况她是我姐夫看中的人,虽然现在是丫头,但谁也不敢那么待她。因此,宝二爷大可不必为此忧心。”

宝玉看她面上带着笑容,话里带着疏离,也不好说什么,怏怏而回。

黛玉悄声问他,他就给黛玉说了。黛玉掩嘴笑道:“我就知道那边的三姐不是个好惹的,你偏要当着她的面说。找不自在了吧?”

宝玉隐隐觉得自己如果不做些什么的话,肯定会失去某样东西,于是他鼓起勇气,向贾母央求道:“老祖宗,你将那晴雯送给我好不好?”

贾母素喜热闹,今天两府女眷齐集,又被王熙凤奉承得笑容满面,自然非常高兴。她猛听得宝玉央求,也是微微愣神,随即笑道:“刚刚我已把她给了你珍大哥,我另派两个丫头给你屋里,如何?”

宝玉撒娇道:“老祖宗,我就要她嘛!”

王夫人并不喜欢晴雯,觉得她太能生事,又给了贾珍,没有两兄弟争一个丫头的理,因此她温声责道:“宝玉,不要胡闹!”

宝玉投在贾母怀中,只管求她。

贾母被闹不过,只好应了。她吩咐尤氏道:“你给珍哥儿说一声,道是这丫头我留下了!”

尤氏等东府女眷虽然都不见得看中晴雯,但如此随便打发了,面子上都不好看。尤氏站起来,沉吟一会,没有及时搭话。夫妻这么久,她也知道贾珍的脾性,倒不是因为晴雯长得标致,其实贾珍早就对这边不满,常说他们欺人太甚,恨不得不相往来才好。现在这边又食言而肥,把人要回来,他肯定更加怨恨,可以想见,要他轻易放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尤氏笑道:“回老太太的话,府里边的事情,孙媳妇是做不得主的,我把您老人家的话告诉他,想来他也不会不同意的。”

尤氏讲的很巧妙,大家都知道,东府里内事归尤氏,外事归贾珍,现在她这么说,分明是有意见了。

贾母脸色不好看,很少有人会驳回她的决定,但贾珍毕竟不同其他人,他即是东府里当家,又是贾氏族长,不能不留些颜面。她看着尤氏道:“那你们将他叫过来,我亲自和他说。”

尤氏连忙吩咐银蝶回府去叫贾珍。

东府里,贾珍正调配人将各色齐备,府中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银蝶和他说了晴雯之事,贾珍冷哼一声,“凭什么?”大步流星的到了荣府,走进贾母正房。

等贾珍行了礼,贾母笑道:“晴雯那丫头本是给了你,想不到你宝兄弟也看上了,说不得和你商议,你就让给他吧!”

贾珍拱手笑道:“老太太跟前调较好的丫头有很多,您随便给宝兄弟几个也就是了,为何偏偏要那晴雯?难不成宝兄弟和她有旧不成?”

贾珍说话不客气,王夫人脸色难看:“宝玉又未曾乱跑出去,怎么可能有旧?”

贾珍点头道:“太太说的是,要不这样,明儿我给宝兄弟再寻几个更好的送过来?”

贾母不说话,宝玉摇着她的胳膊,“老祖宗,求您了!”贾母宠溺的搂他在怀,才道:“即是你兄弟要,也无需到外边买,你只将晴雯与他就是了!”

宝玉听了眉开眼笑。

贾珍却心头火起,这都把我当成空气了,我为什么要同意?他慢悠悠的道:“回老太太的话,之前我得您的吩咐,打算日后要给晴雯一个归宿,现在您将她送给宝玉,如果宝玉也能像我一样待她,她自己也同意,我自然没有意见。”

众人明白贾珍的话,晴雯日后要给贾珍做姨娘的,如果宝玉也答应娶晴雯做妾,那才可以,否则免谈。

事情关系到晴雯的将来,但没有任何人问一问晴雯自己的想法。

宝玉这时也才十岁,不清楚这个归宿是什么,当即应道:“我同意,我同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