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2 / 2)

元春笑道:“大哥,也无甚大事。我在宫中,早闻香精花露美名,可惜每次内府采购都不甚多,偶有姊妹向我打听,能否代购?”

未及贾珍说话,老太太便应道:“些许香露,珍哥儿那儿是尽有的。要多少只管遣人来拿就是。”

元春仍笑着看他。

贾珍奇怪元春这么急找他,只说一件小事?用意是什么?他正在想着,老太太竟替他应了。

贾珍皱眉道:“娘娘,非是臣推脱,实在是宫中特供的香露连我府里也没有的。”

老太太哂笑:“放心,要多少钱,从我这里出了!”

贾珍恼火道:“老太太,你以为这是钱的事情么?且不说香露的生意我已经献给了朝廷,这特供之物,每一瓶的生产都有内府专人管理,我是做不了主的。”

老太太语塞,王夫人在一边问:“难道没有一点办法么?”

元春笑道:“我想也是如此。既然是朝廷规制,我们自要遵行无违。”

贾珍想了想才道:“眼下各类香露都已报备。但近来我家银蝶又调制出来几种不同的,还未面世。若娘娘有意,我明儿便叫人送进宫去。”

元春道:“不用如此,我让抱琴出宫来取便是。以后有了新的,也可让她送进去。”

贾珍忙躬身领命。

又说了几句闲话。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元春听了,不由的哀伤噙泪,却又勉强堆笑,紧紧拉住老太太、王夫人的手,再四叮咛道:“不须老祖母、母亲挂念,你们当好自保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倘若明年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临别在即,老太太等已哭的哽噎难言了。元春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好强忍悲伤上舆去了。老太太等内眷随鸾舆送至荣府门外,贾赦贾政和贾珍等皆送至西街口,远远的看不清鸾舆,方才各自返家。

贾赦先走,贾政倒是和贾珍勉励了几句,只贾琏拉着贾珍的手,兴冲冲的往外走。“珍大哥,跟我喝一杯!”

贾珍笑道:“忙了一晚上,好不容易送走了娘娘,你不累么?”

贾琏只拉着贾珍不松手,“珍大哥,娘娘来了,我没什么高兴的。但今儿早上,柔娘给我生了一个儿子!哈哈,珍大哥,我贾琏有儿子了!七斤八两重!你说要不要喝一杯?”

贾珍虽然早就知道,但此刻也装成刚得知的样子,堆着笑祝贺道:“真是可喜可贺的大事!无论如何也要大摆筵席。”

贾琏摇摇头,“毕竟只是庶子,且柔娘的身份实在有些尴尬,不宜大操大办。就你我兄弟,去我家小酌一杯!如何?”

贾珍笑道:“这么晚了,大妹妹也要歇息,我去不方便,不如到我府里如何?”

贾琏一拍额头,“错了错了,不是荣国府里的宅子,是我和柔娘自己的家。”

贾珍听他的语气,知道凤姐说他不着家,竟然是真的。贾珍自己也没有立场还理由去说他什么,只好指着贾琏笑道:“没想到你这小日子过的美,难道大妹妹就不找你麻烦?”

贾琏笑道:“不提她,让她管家去。虽然柔娘模样身段儿和年纪都比不过那夜叉星,但柔娘眼里只有我,一心一意的对我好,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上上下下没一个人不喜欢她的。这才是我想要的家。”他越说越起劲,“以前,我还觉得凤丫头标致,里外得力,即便脾气刚强一点,也正好镇得住府里那些鬼鬼祟祟的婆子小子。再加上王家气势正盛,我不得不让着她,日子过的也和睦。但自从我遇到了柔娘,才知道我以前竟错了。我不喜欢凤丫头那样的霸王,我喜欢柔情似水的女人。珍大哥,就是柔娘这样的女人!”

贾珍拽着他,“你没喝酒便醉了。告诉你,你想都别想休了大妹妹。不说老太太不同意,就是我也不会同意的。”

贾琏勾着贾珍的肩,“轻重缓急我还不清楚?她自做她的二奶奶去,我只守着柔娘和英儿,将来我继承了荣国府,我便把家业都传给英儿。对了,英儿,贾英,就是我贾琏的儿子。”

贾珍听贾琏兴奋的语无伦次,显然这些话憋在他心里很久了,现在才有机会发泄出来。

这么看来,自己从他身边带走王熙凤反而帮他解脱了?是一件好事了不成?

贾珍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两人勾肩搭背往巷子里走,却恰好遇到早已经等在这儿的凤姐。

凤姐一脸寒霜的看着贾琏。

贾琏笑道:“今儿我就不回了,和珍大哥喝酒去。”话没说完,他便往外走了,一点儿也没给凤姐说话的机会。

凤姐眼中掠过最后一丝的柔情,“晚上冷,你们也不要闹得太晚了。”

贾琏给凤姐一个背影。

贾珍怕她伤感,又或是闹出来事儿,转过头去,给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哪知凤姐朝他媚笑一眼,将手放在了肚腹之上。“大哥哥,琏二爷酒量不好,你可不能死灌了他。不然,我只找大嫂子要人去!”

贾琏已经走出去好几步,“不用你管,只管回去!”

他们这样,贾珍反而觉得很惆怅。

凤姐看着贾珍和贾琏消失在夜色中,冷哼一声:“以为我王熙凤是泥捏的,可就打错了主意。”

平儿扶着凤姐,劝道:“他既然喜欢这样,便随他去,眼不见心不烦罢了。”

“放你娘的屁!”凤姐转身骂道:“老娘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就把王字倒过来写!”

平儿小声道:“奶奶,你那王字到过来写也是一样的。”

……

第一百五十七章进错门上错床

贾珍陪着贾琏走过后巷,拐了几拐,在一处幽静所在停下。一进院子,大小共三十余间。贾琏将章姨娘母子安顿于此,令昭儿暂充总管,又买了三房家人,四五小丫鬟服侍,虽远不及荣国府富裕,但也十分齐备丰足。

贾琏招呼贾珍入了里间,早已预备了酒菜。两人边聊边喝,贾琏又抱出孩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贾珍也渐渐放开胸怀,直到丑末之时,才离了那里,醉醺醺的步行回家。

从后门进了会芳园,一路山石树木,帖木儿于前打着灯,王剑在后面护着。因见东北角上依旧亮着灯,贾珍便高一脚低一脚的朝亮处走过去。

待到山门前,贾珍才发觉这是栊翠庵,他举起手,敲也不是不敲也不是,踌躇两难,索性倚着大门坐在门槛上。抬头明月如故,忽然想起一首有趣的诗来,念道:“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颠。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过了一会,门竟开了。

妙玉俏生生的站在门内,嗔道:“深更半夜,在我庵前乱念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