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沙哑的吼道:“我不会同意!”
贾珍冷笑道:“我要是一定要娶呢?”
薛姨妈等着他,一字一句的道:“除非我死了。”
贾珍皱了眉,也回敬她一句:“如果你死了,更没人阻碍我娶她了。”
薛姨妈冷哼道:“你想的美!”
贾珍摇摇头,“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遭。宝钗又不知道我和你的事儿。”
薛姨妈没说话。
贾珍又道:“难道你还打算告诉她?我自然身败名裂,但你呢?我们如何也罢了,你叫宝钗以后怎么有脸面活下去?还有人愿意娶她么?你就忍心让她一个人孤苦终老么?”
“那也强过被你糟蹋!”薛姨妈嚷出一句。
贾珍恼了,“就算这样,也只能让我糟蹋!”
两人互相瞪着。贾珍毕竟心软,劝道:“相信我会好好待她,总比她嫁给小门小户,总日财米油盐消磨了她身上的优雅无邪的好。”
薛姨妈扭过头去,“你休要再骗我!我是不会同意的。”
“嘿!”贾珍此时又想起了斯拉夫蛮子的谚语,遇到阻力铁棒横扫,阻力加大铁棒加粗。不给点颜色,如何让她知道花儿怎么这么红?
……
贾珍和薛姨妈终于还是没有谈拢。
薛姨妈回到住处,便不然宝钗再去宁国府,更不让她再见贾珍。宝钗都平静的接受了,却让薛姨妈忧心不已,生怕宝钗有什么想不开。
宝钗仍旧日常与姊妹们玩闹,只是愈加躲着宝玉,让宝玉失望不已。幸好还有湘云和他玩,不然真的会憋屈死。
才过了几日舒坦日子,贾珍看到罗师爷拿着一大摞东西过来,就知道有事发生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两边都在行动
贾珍正郁闷着,见罗师爷捧着一摞东西,心情便更加恶劣了。“又是什么事儿?省去那些繁琐的过程,直接讲结果就好了。”他坐到书房的椅子上,还在想宝钗的事,一向还算温婉的薛姨妈今儿竟然出乎意料的坚决。这可是一个麻烦事。
“侯爷?侯爷?”罗师爷见贾珍神游物外,只能提醒道:“您在听吗?”
贾珍不悦道:“不就是皇上赏了七皇子一柄如意嘛。”
罗师爷笑道:“不止这些,这几天,皇上还赏了吴贵妃,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也升官了。还有几处调动。”
贾珍这才听出一点意思,“这七皇子的行情看涨啊?太子和忠顺王那儿呢?”
罗师爷从本儿上翻开一页,“太子给参修国史的大臣、翰林请功升转一阶。皇上准了。至于忠顺王爷……”罗师爷又翻开另一本,“这儿,昨天一共砸了三十四个碗,打了八个奴才,另外,疑似有东宫之人出入?”
贾珍拿过来细看,“疑似?我要这个疑似有什么用?”
罗师爷道:“来之前,我仔细问了那个交通员,他们掌柜的只说鼹鼠偶然听长史提了一句。”
贾珍皱了眉,“这倪二真是小心谨慎过了头!等下让他来我这里一下,我好好给他上上课。今儿的消息有了没有?”
罗师爷摇摇头:“按照侯爷您的规程,没有消息就意味着一切正常,忠顺王忽然不生气了,也不喝酒与优伶鬼混了,大有蹊跷。”
贾珍捻须沉思。
只听罗师爷继续说道:“就这几天的消息归拢起来看,皇上似乎有意废太子立七皇子。而太子开始不安,却已经被忠顺王察觉到了。”
贾珍敲着桌面道:“忠顺王怕立了七皇子以后更加没有机会,所以……”
两人相视而笑。
罗师爷斟酌着道:“忠顺王的势力经太子一轮打击,所剩无几,特别是夹带中没有军队依靠,无论他想要做什么,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想做大事,就绕不开侯爷。现在就看他什么时候能醒悟到这一点。”
贾珍笑道:“要是忠顺王始终醒悟不了呢?”
罗师爷合上本儿,恭敬的放在贾珍的桌案上:“那侯爷您就力保七皇子成为太子。这与您有利无害,只是将来尚需谋划,年长日久后事难料。不如这次来的爽快!”
贾珍插着手惊讶道:“作为师爷,很少有像你这样怂恿主家冒险的。”
罗师爷不以为然:“这哪里是怂恿?分明是告诉侯爷只有这样才是最有利的。像我这样有良心的师爷,世上可不多了!”
贾珍哈哈大笑,看了罗师爷一眼:“要不是你带着香玉投靠我,我还真的会怀疑你是探子。”
罗师爷随即冷着脸,“侯爷,你这句话是不是在暗示我什么?”
贾珍尴尬的把笑声咽在喉咙里,“好吧,这与香玉无关。你可不能乱想。”
于是接下来,贾珍低头看着消息,罗师爷抬头望着房梁,两人都不说话。
好在很快帖木儿进来打破了局面,“老爷,外面来了一个自称是忠顺王府的人,指名要见老爷您。”
贾珍与罗师爷才豁然一笑。
“我倒要听听他说些什么!”贾珍一面说“请”,一面背着手慢慢悠悠的走出来。
宁安堂上,来人自承是忠顺王府长史官,却是一副商贾打扮。未及叙谈,那长史官便掏出一封信函交给贾珍,笑道:“下官此次专奉王命而来。以前两家多有误解,重重相因以至于今。王爷有憾与此,一直未得其便。特教下官前来传达善意,愿与侯爷化干戈为玉帛。”
贾珍不置可否。两家的仇恨,岂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揭过去的?虽然是利益相合,但眼下是他求着贾珍,非贾珍去求他,更无需委曲求全。他漫不经心的打开信函,上面只寥寥数行,“宁阳侯阁下,往事梦幻,不可追忆,来情蒙昧,尚可琢磨。若有闲暇,可至府内一叙。”
原来忠顺王暴虐的性子下面有一颗文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