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2 / 2)

可是戴权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更加引起贾珍的忧虑。

他对戴权道:“公公,咱们是老交情了,难道这么一点儿忙,你也不能帮吗?”悄悄的给他塞了几张银票。

戴权为难道:“公爷,真不是咱家不说,只是这事儿皇上下了严令,不得透漏出去半点,不然就要拿人头顶罪呢!”

贾珍上前拉着他的手,笑道:“公公,你也不必说话,若我说一句,你觉得是对的,眼珠就上下动,是错的就左右动。好不好?”

戴权看左右无人,方才把眼珠上下动了动。

贾珍问:“贤德妃娘娘在宫里一切安好?”

戴权眼珠左右动了动。

贾珍心里一沉,难道已经感染了吗?他压抑着心里的不安,只问道:“是受了皇上或者皇太后的责罚吗?”

戴权眼珠又左右动了动。

贾珍再问:“难道是病了吗?”

戴权眼珠先左右动了动,然后又上下动了动。

这什么意思?

贾珍瞪着眼想了半天,“你这是病了还是没病?总不会是说快要病了吧?”

戴权的眼珠上下狂动。

快要病了?

贾珍想到,应该是她宫里有人病了,她是亲密接触者?只怕八九不离十了。

贾珍紧张起来,现在这档口正是要接种牛痘的时候,再耽误下去,就来不及了。

“公公,我要怎么才能见到皇上?”

戴权还在动眼珠。

贾珍急道:“这个事儿你可以说话啊!”

戴权一拍自己脑袋,“我都糊涂了!皇上正在延英殿西暖阁。咱家这便领你去吧。”

一路上贾珍都没有说话,戴权以为他忧心元春的病,有话不能说,也只心里叹气。甚至已经做好了元春薨逝,贾珍失势的准备。待会儿顺路就去给吴贵妃请个安吧?

两人来到延英殿,戴权自去通报。

不一会儿,戴权又出得来,笑道:“公爷,皇上宣你觐见。”

贾珍整理了蟒袍玉带,低头含胸跟了进去。

西暖阁就是延英殿西次间,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前室即为“遂安堂”,南为窗,北设宝座。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皇帝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几案左首是玉如意,右首是铜暖炉。御书遂安堂匾名及对联分别张贴在御坐的上方和两旁。低炕墙壁上五颜六色的瓷壁瓶和壁瓶下楠木匣,被对面墙上落地大玻璃镜尽收其中,立显豁然开朗。

贾珍跪拜如仪。

皇帝躺在炕上,见贾珍进来,伸出手,戴权赶紧上前扶起他做好。

“朕没有召见,你自个儿来了,可真是难得!”

贾珍笑道:“臣只是给皇上复命,渭水边得工坊次第完工,这头一个月的产量不尽如人意,只得新式火铳五百支,大小火炮一百门……”

“好了!”皇帝打断他,“这些朕都知道了。且把这些仿制的西洋火器放在一边,朕只问你,朕给你的任务,你完成了没有?”

皇帝的声音有点严厉,“几个省下个月立刻就要用一百万两银子,朕已经对他们夸了口,不用国库一两银子,到时候你可拿的出来?”

贾珍苦着脸道:“皇上,臣又不是户部尚书!”

皇帝笑道:“要不要朕把你这个总督换成户部尚书?然后给你再加个大学士头衔?”

这就是入阁了?妥妥的宰相位置啊!

贾珍脑子里在急速的转,这是要免去兵权,明升暗降,然后卸磨杀驴吗?还是单纯的说笑,试探?

他惊讶的提醒道:“皇上,臣并非三甲进士出身……”你就不怕读书人造反吗?

皇帝打趣道:“这你就别管,你说你愿不愿意吧?”

贾珍装作想了想,也笑道:“皇上,您能不能让臣换成左都御使?”

皇帝问道:“怎么想着做御史?”

贾珍道:“御史都不用做事,只需带着嘴上朝,看谁不惯就去喷他。这种活儿,最适合我了。”

皇帝笑骂着,“没出息,朕还以为你会说尚书令呢!”

“尚书令?”贾珍急着摇头,“尚书令劳心费力的,都死得早,坚决不能干啊!臣还有几十个如花似玉的小妾,要是早死了,指不定便宜了哪个。”

皇帝看似随意的问,贾珍便也随意的答。

然后,谁也没有再提起。其实,贾珍头一次拒绝了皇帝的意思,他不会放弃兵权。

皇帝的脸色很差,轻咳了几声,用帕子掩了嘴,急收入袖中。

贾珍低着头,没瞧见。刚把闲事说完,该说点正事了。

“皇上,您能不能让臣见见贤德妃娘娘?”其实他很忐忑,不知道皇帝同不同意。

皇帝看了旁边的戴权,冷哼道:“是你告诉他的?”

戴权立刻跪倒,“皇上,奴才绝没有透露半个字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