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1 / 2)

忠顺王不耐烦的打断道:“好了,既然没事了,就不必再说了。那孙绍祖父王自会找人料理。但这事儿说到底都是你偷偷溜出去导致!还竟敢和贾珍的人来往,简直大错特错!等父王得闲了,一发教训你!明儿你就进宫去,让你长兴姑姑务必照你哥哥说的做。这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浅予脸上还挂着泪珠,眼底里积攒着失望,对父王的不闻不问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委屈的道:“要是长兴姑姑要问为什么,女儿怎么回答?”

她哥哥却道:“妹妹随便蒙过去就是了,其余的不与你相干。”

浅予怀疑的看着她的父兄。

忠顺王恼道:“要你做你就做,哪来得这么多为什么?下去吧!”

“是!”浅予说不得不同意,只好期期艾艾的应了。

回到闺中,浅予便把父兄交代的事情扔一边,将枕头底下一只布偶拿出来,各种拧折揉压,暗自啐道:“叫你也欺负我!叫你看也不看我!叫你……”

她的丫鬟小声的问:“郡主,你说的是不是那贾珍啊?”

浅予瞪了她一眼,“要你多嘴!”随即愤恨的道:“不行,我一定要问清楚!”

那丫鬟急忙拦着,“郡主,去不得啊,王爷说你要是再溜出去,就要给奴婢上大刑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螃蟹宴的心机

宫内如何,到底没有传到贾珍耳中。只知道过不多久,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出京。

却说贾政去后,荣府大观园内没有人镇着,不仅宝玉越发扔了书,任意纵性的逛荡,连众姊妹们也懈怠了女红针黹,反而直把读书写字当作正途,日日如此。

蘅芜苑内,宝钗在灯下刺绣,见熙鸾执笔,呆呆的想了半天,便取笑道:“你这是做什么呢?看什么书看的傻了?”

莺儿噗呲一笑,“鸾姑娘只怕要把笔头都给吃掉了。”

宝钗淡淡的看了一眼莺儿,莺儿忙收敛了笑,接过宝钗手里的绣花绷子,低头拿金线绣着凤翎祥云,斜眼偷偷的看。宝钗来到案前,熙鸾却只写了几个韵目字,又拟了几个题,不由得笑出声来,“熙鸾,你怎么如今也学着香菱的做派了?可是要作诗么?”

熙鸾脸红,因和宝钗要好,叹一声道:“好姐姐,也不怕你笑话。前儿个是社日,你和林姑娘、云姑娘都做的好诗,我虽也度过几本书,但自觉是比不上你们的,也没有要比高论低的想法。我只是想着,能做个东道,也邀上一社,做的诗好不好另说,好歹是我的一片心。”说着,眼睛里不觉含泪。

宝钗笑道:“且不必如此,园子里的姐妹们,都是真性情,万不是外头的势利眼儿。又都是亲戚,谁还会瞧不起谁?”说到亲戚二字,宝钗怕熙鸾多心,心里也是一叹。

又开解她道:“若真要开社作东,纵是咱们自己闹着玩儿,也要思前想后,凡事妥当了才行。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大家一块儿才有趣。而今你家里情况如此,一文钱还要掰成两半花才好,通共那几串钱,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姐妹们虽顾着你的面子,不好否了,但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的。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宝钗往东边指了指。

一席话提醒了熙鸾,她放下笔,顿时失落起来,“是我不知天高地厚了。”扯了纸就要撕掉。

宝钗忙夺过来展开,笑道:“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铺子里在市上有售当季的活物儿,眼下秋蟹正肥,前儿还存放了好些在院子里来不及卖。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别提诗社,只管普通一请。等她们散了,咱们自个儿玩就好了。我和我妈妈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熙鸾听了,心中感服,却仍摇了摇头,“本是我想差了,哪能让姐姐破费?何况……”这样就不算自己请了,或者反而叫人反感,与自己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宝钗知道她心中所想,劝道:“正如你所说,只是一片心意,大家横竖是领你的情。至于东西是谁的,让谁破费,那就是见外了。你也来了这么久,知道这里的情况,说起来,大家其实差不多,你如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熙鸾正自犹豫,宝钗又笑道:“我是一片真心为你,你千万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了你,咱们两个就白好了。到时候,我跟着你去和老太太姨娘说去,算是咱们一起请的,如何?你若是再想多的,我可就恼了。”

熙鸾忙笑道:“好姐姐,你这样说,真个儿是我不该了。就依着姐姐,明儿请老太太姨妈和大家一起在园子里吃酒吧。”

宝钗提醒道:“尚需请那边太太一起过来才是。”

熙鸾羞得不敢答话。

宝钗拉着她,笑道:“又不是叫你去请的。熙凰现在和惜春住一起,你只让惜春跟前的入画回去说一声就成了。”

于是她叫过莺儿:“快去办!”莺儿在旁边听的仔细,急忙去了。

又叫一个婆子来:“出去和太太说,依前日的大螃蟹要几篓来,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妈赏桂花。你说。好歹别忘了,我今儿已请下人了。”那婆子出去说明,回来无话。

次日,熙鸾姐妹并宝钗来请老太太等园中赏桂吃酒。老太太心疼她们,拉着熙凰的手说了许久的话,“既然你们请客,自然少不了我这个老婆子的。”王夫人也笑道:“你们只管去张罗着,少什么东西,就去找你凤姐姐要就是了。”薛姨妈凤姐东府里尤氏并姊妹们无有不同意的。

到了午后,老太太带着王夫人薛姨妈及凤姐进了园子。熙鸾便引着她们往藕香榭来,这藕香榭建在水面当中,四面曲折廊桥连接岸上,坐在厅中见的对面坡上两株桂花盛开,随风飘香,金黄满地,又见得水流清澈微澜,两岸倒影重重,绕着亭子回响,真别有一番韵味。

老太太赞道:“这时节选的一个好出处。你也是有心了!”

熙鸾腼腆的笑道:“也只是借花献佛,老太太您小心脚下。”

凤姐小心的跟在后头,让熙凰扶着她。她看着栏杆外面几个丫头煮茶烫酒,便赞道:“虽然是这样,还没有人想起在这儿摆酒,有了就从你开始,往后大伙儿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便念着你的好了。”

老太太笑道:“你说的很是。这是一个精致妥当的孩子。”

熙鸾红着脸。

老太太指着她,“你们瞧瞧,这丫头这么温柔大方是不是比凤丫头那个破落户强?”

凤姐登时叫起曲来,“老太太,我原本也是这么的,还不是被您调教成这样的吗?得,您要是喜欢,我就和换了过来,便让她做您的孙子媳妇,岂不是称了您的心意?我保证过不多久,她也和我一样了了!”

老太太笑道:“真是猴儿,连珍哥儿我怕都怕耽误了人家姑娘。罢了,我怕还是看你比较顺眼!”

凤姐笑道:“老祖宗,您总算给我说了一句好话,我岂不是顺眼的?”

众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一会儿一起进了亭子,桌子杯箸早已备好,上面一桌,让老太太,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坐了,东边一桌是王夫人,湘云、熙鸾、熙凰,凤姐陪着,西边靠门一桌,便是尤氏及迎,探,惜姐妹,虚设了李纨的座位。李纨在老太太身边伺候,并不敢坐。每桌上摆着十来个刚出蒸笼的大螃蟹,其余的仍旧蒸着。继而熙鸾又在那边廊上摆了两桌,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去坐。凤姐只催促道:“这边有你大奶奶和我呢,凡什么事儿不叫你们操心就是了。”于是鸳鸯等大丫头都去吃了。

她先将螃蟹上的绳子解开,用剪刀把螃蟹的几只脚一起剪掉,手拿住蟹壳的两边,微微使力,将螃蟹肚子上面的蟹盖挤掉,用勺子将紧实的蟹肉剜出放在醋姜碟里面蘸酱吃。然后用筷子挑下蟹黄,放在干净的碟子里面,将多余的部位用剪刀剪掉挑出,接下来螃蟹里面还有一些肉,在螃蟹身上浇上一些醋,将螃蟹的蟹黄放进来蘸酱食用。再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将蟹钳也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小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的分开了。细细碎碎的将一只螃蟹吃完,她又将吃掉的摆成一整只的模样。大声朝外头喊道:“你们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湘云也刚吃完一口蟹黄,见桌面上单跑出来一只螃蟹,顺手就要去拿,没成想只捡起一个壳儿来。湘云便扔了壳儿,又笑又恼道:“凤姐姐,你吃完了的摆这么整齐干嘛?”伸手就要去打她。

凤姐欠身躲过去了,笑道:“也许我还没吃干净呢,你也不仔细瞧瞧,浪费了多可惜?”

湘云“呸”了一声,举起一半蟹黄,蘸满了酱醋,就要往嘴里送。凤姐这边才洗了手,就扯住湘云的袖子,“云妹妹,且听我说一句!”

湘云笑道:“你想做什么?要让我喂你,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时,坐湘云边上的熙凰,转着眼珠儿,站起来就湘云手中将蟹黄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