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 / 2)

四周宾客们都围拢过来,将目光集聚到王浩然的身上。

笔和纸都已经备好,不过墨还没有磨。

王浩然走到牧昭昭面前,露出一个阳光的笑容,询问道:

“能不能用的纤纤玉手帮我磨一下墨?”

磨墨也是一项技术活。

牧琮肯定精于此道,不过让他来磨墨,有点屈尊了。

牧昭昭自小学习书法,对此肯定非常有经验,她是最合适的。

“可......可以啊。”牧昭昭对王浩然很友善,对于这点要求当然是直接答应下来。

不多时,墨已经磨好了。

王浩然提笔沾墨,旋即开始在纸张上书写起来。

笔走龙蛇间,一个个飘逸灵动的字体跃然于纸。

定睛一看,可见其上字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不多时,一篇324字的文章全部写完。

王浩然却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换另外一张新纸开始书写起来。

刚才那篇文章用的是行书,而新一篇文章的书法风格却变成了草书。

数分钟后,又一篇文章写完。

再次换上一张新纸。

这次,又是另外一种书法风格。

周围的人注意力全部被书法所吸引,时间悄然而逝。

约莫半个小时后,王浩然写下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

墨落笔停。

再看地面上,已经铺了十数张宽大的纸。

每张纸上都有精妙无比的书法,风格各异。

拥有宗师级临摹技能的王浩然,临摹这些名家书法简直不要太轻松。

牧琮目光扫过地面的书法字迹,整个人震惊无比,失声道:

“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怀素的自叙帖、柳公权的苏夫人墓志、苏轼的天际乌云帖......”

这些书法文章对于牧琮来说,实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都是名家大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