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了一眼两仪殿里面,然后不耐烦地摆摆手,那身后的老太监立刻.
叫人给万宽搬了一个凳子.
万宽坐在凳子上,看着众人,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李承乾脸色不虞,真是个不知礼仪的乡下小子,这种人怎么会得到父皇和母后的喜爱呢人都到齐,言归正传.
李世民也不废话,直接就问众人这件事该怎么办李靖也不犹豫,直接说道:“陛下,军需不能断,不然前功尽弃!”
而李道宗也是毫不示弱:“陛下,工部也不能缺了铁器,不然天下桥梁官道都得停滞.”
而长孙无忌也是直言道:“陛下,铁矿石不够...,要是工部和将作监都不松口的话,那就只能把民间的铁器全都收紧.”
而此时房玄龄则说道:“此时不可............,收天下铁器那是暴秦所为!”
第112章
万宽坐在凳子上,眼观鼻,鼻观心,一点也不上心.
这种事情有什么可想的,无非就是...平衡之术呗!就看李世民怎么取舍了,是愿意放弃百姓,还是放弃自己的北伐大业.
万宽沉默不语,而李世民则是烦躁的很,李承乾眼珠子乱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此时李靖也是叹息一声,这大唐虽然渐入佳境,但是本来底子就薄,现在想北伐突厥,的确是有些早了.
不过这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本来这次李世民就力排众议,要北伐突厥,如果现在真的因为铁矿石的问题不能成行的话,那大唐军队的士气将会一落千丈.
而此时两仪殿里,鸦雀无声,.
就在众人手足无措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承乾却说话了.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现在应该请万大监好好说清楚.”
万宽做得老老实实的,结果这个李承乾主动招惹自己.
这件事这么麻烦,乃是各个衙门只见的权衡,这李承乾别人不点,非得..点中自己,这是什么意思而此时李世民也是脸色有些阴沉:“太子,这件事为何要万宽来说”
李承乾站起来,一拱手,道:“父皇,这万宽的将作监乃是用铁矿石最多的衙门.
现在这铁矿石不够...,各个衙门都没办法权衡,所以必须要万宽先来说清楚.”
“这万宽的将作监用量最大,如果万宽能少用一点,那其他衙门的铁矿石则都会宽松一些.”
李承乾自以为自己的说法天衣无缝,但是李世民的眼神之中却是露出浓浓的不满.
李承乾为什么单点万宽的名字,李世民当然知道,无非就是...上一次万宽让李承乾这个太子出丑了.
李世民心中一叹,这个太子真是心胸狭窄,李世民又想起了万宽对李泰说的话.
看来,万宽的心胸要比李承乾宽广许多.
“太子,这将作监不是万宽的将作监,而是大唐的将作监.
这将作监用的铁矿石多,也是大唐在用,而不是万宽在用.”
李世民这个时候提醒李承乾,让他不要再抓着万宽不放了.
而此时房玄龄也说道:“陛下,其实此事与将作监并无关系,万大监也是尽心值守罢了.”
长孙无忌趁着众人不注意,悄给李承乾使了个眼色,这长孙无忌号称老狐狸,自然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这万宽虽然用了不少的铁矿石,但是也为大唐少的精钢,于情于理都是功臣.
这个时候,铁矿石不够...,自然不罪功臣.
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以后谁还敢为大唐尽心尽力啊但是李承乾好像没有明白无忌的意思,他还以为长孙无忌让他继续加一把力呢!只见李承乾义正言辞,继续说道:“父皇,现在将作监用量最大.
虽然将作监乃是为大唐出力,但是如果将作监能少用一些,这少铁之危可解也!”
李世民此时一双眼睛像是鹰鹫一样看着李承乾,他心里已经很是愤怒了.
而长孙无忌脸色有些着急,明明不让李承乾再说了,怎么他还不听话而此时李世民阴沉着问道:“太子,你想让万宽怎么少用一些”
“父皇,这就是万大监应该思索的事情了.
他是将作监的主官,理应有办法!”
李世民阴阴一笑,好一个理应有办法!而此时李靖有些看不下去,直言说道:“这将作监炼钢,全是为了军需,如果想要将作监少用一点铁矿石,那就只能暂停军需了.”
万宽听了李靖的话,这个老李靖有的时候还是很讲义气的.
李靖是大唐朝堂之上除了........李世民之外,为数不多地支持北伐的人.
如果减少军需,其实就是...在宣告这次北伐没有希望了.
李靖投桃,万宽自然报李.
万宽此时站起身来,朗声说道:“陛下,将作监所练之钢铁全是用于军需.
三万匹马的马蹄铁和披甲,三万骑兵的兵器和铠甲.
十万府兵的兵器和铠甲.”